4论语分享学而第四次.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论语分享学而第四次

论语分享学而篇第四次 丙林兄分享 各位朋友下午好! 欢迎大家的来到,今天是我们宝光佛慈会国学学修小组的第四次学习,下面首先对那位私企业工作的营销主管朋友所提出儒释道三家的关系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理解。首先儒家我感到他是继承中华文明入世立身、做人、做事的智慧之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孔子在两千多前是传承的尧舜两位帝王和文王、武王、周公的学说,所以他是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根。因为有孔子的继承,后来他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两千多年中不知换了多少朝代,但因为中国文化这个根在,所以我们中国到今天依然立于世界,这个没有任一个国家能比得上我们的,既有源源流长的文明,而且到现在依然自强不息。为什么我们要先学《论语》也就是因为我们不是隐士我们不可能脱离社会,我们必须要在社会中生活,所以我们要学习《论语》这部让我们立身、做人、做事的中华经典,因为儒家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一个根,所我们要学习它,要把根留住。第二是道家,道家的主要经典是《老子》也叫《道德经》,我在高中时就喜欢看,那时只觉得有些话有道理,但后来听南怀瑾老师和冯老师讲《老子》那感觉就不一样了,一个字“高”,我感觉道家主要是教我们如何处世、治世、如何明“道”的一个学问。比如,道德经上讲“不与人争,故无人能与我争,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上善若水,不利万物而不争。”等等都是相当高明的。要想高明,建议你一定要去研习《道德经》。对于佛,我未入,确实不敢妄加评说。对于这三家的关系按南怀瑾老师的说法: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因为儒家是我们的精神粮食,所以我们现在要把这个粮食店开起来,让大家就近就是有饭吃;佛家是百货店,像我们新都的桂湖摩尔,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这是南老的说法,冯老师对三家的关系是这样讲的,他说:“儒家的东西重心在社会性,道教的东西重心在自然性,佛教的东西重心在精神性。尽管它们这三性都有,,但是它们的侧重点不一样。我的体会、两位老师的体会我都分享给大家,到底是什么味道大家各自去品。当然我还另一个思路就是什么关系呀,什么概念呀,什么模型呀,什么特点呀,都是专家们研究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搞这个概念,弄那个关系,还是要学,你没学你怎么知道是什么关系呢,学了之后自然就明了,我觉着咱们还是学了再去谈这些那就更有体会了。 下面我们就开始学,简单将上一次课学习的内容温习一下,上节课分享了一句话“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shèng):是古代军队基本单位,兵车一辆,,兵士100人称一乘。道千乘之国就是治理领导管理有1000辆兵车,有10万士兵这样的国家。敬事,就是为国做事,敬是有敬畏心且谨慎,“信”为诚信,这里讲的是治国所以这里就是与民诚信,你皇帝说的话那都不讲诚信,那老百姓肯定就不相信你。节,是节约,用是使用,现在来说是就是消费,连起来当“节约地使用和消费”,因为财是出自老百姓的辛勤劳作,你随便就用,浪费,挥霍那老百姓肯要反对你。爱人: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密切联系群众,要知人民之疾苦,然后关心群众。使民以时:使民就是使用人民修河道、建长城、修城墙、修皇宫之类的事,以时,就是注意时间,就是使用老百姓性要在恰当的时间,不能在农忙时进行。所以这里讲:治理、领导国家的要注意的敬事、诚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五个问题,也可以理解成治理领导国家的五大原则。 我们开始学今天的正题: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文:弟子:就是指学生或年纪幼小的人,或者叫少年后生称为““入”指“入父母的房间”,即到父母的房间里去;“出”指走出自己的房间,也就走出自己的房间与兄弟相处。孝就是孝顺父母,弟通竖心旁的悌,就是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你就要守“悌道”,“悌道”弟弟妹妹要尊敬哥哥姐姐,哥哥姐姐要爱护弟弟妹妹。谨:就是谨慎。信:就是讲信用。泛:就是广、博,泛爱众就是博爱众人,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老吾老及人之老,糼无糼及人之糼”,“而”是递进关系的词,亲仁,就是选择仁者而亲近之,也就佛家说的攀上缘,我认为还就一层意思是选择仁的思想,选择仁的事情去做。行:就是实行,这里是指实行了孝、弟、谨、信,爱众,亲仁。有是还有。余力是还有时间、有空闲、有精力、有功夫。则以学文:那么才开始学文。这里的文主要是指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春秋。当然现代社会来讲就是各种文化。 所以,把以上的联起来就是“同学们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与兄弟相处要尊敬兄长;说话要谨慎而讲信用;博爱大众而特别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你还

文档评论(0)

oyd0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