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独成一家的语言风格.doc
独成一家的语言风格
摘要:林斤澜与汪曾祺同称为文坛双璧,他们的创作对于现代汉语写作意义重大。林斤澜作品中表现出的冲淡平和之美与幽深孤峭之感,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吸收,又是作家受温州方言与北京方言熏染而成的结果,作家在传统与现实的交融中确定出自己的坐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开辟了汉语表达的新途径。
关键词:林斤澜;志怪小说;温州方言;笔记小说;北京话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57-01
创作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一个作家在大部分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共同倾向提示着这个作家正受到某种传统的影响。任何作家都是在传统与现实的交融中确定着自己的坐标。林斤澜的作品一方面具有中国禅学的冲淡平和之美,从容、静谧、淡雅。另一方面又具有明末竟陵派的幽深孤峭,呈现出了古朴、晦涩、险峻的特征。更为难得的是,这两种特征在林斤澜的小说中非常自然的交融在一起,丝毫不显突兀,为当代文坛提供了一条汉语表达的新途径。
1.幽深孤峭风格探源
就文学传统而言,林斤澜作品中的幽深孤峭,几乎使人不假思索的想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志怪传统。中国古典小说起源于神话,并一直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其先天具有一种尚奇的特质,在中国一千多年的文学发展史上,志怪小说绵延不绝。林斤澜就是这个传统的继承者,一来他置身于中国这个大文化环境中,身体发肤受其濡染与浸润。二来他还直接受到了《聊斋志异》的影响。他们之间的源流关系是如此明显。林斤澜在《谈魅力》中说过:古人有这么几句话: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皋雨啸,昏见晨趋,细读这十六个字,会落进一种感觉里,若用北京话,有一个字大体可以表达,?,?是害怕的意思,这种害怕仿佛寒气渗透着毛孔,仿佛阴风打背后袭来;这阴风,这寒气总来的神秘,至少是奇异。 其实?只是一种结果,怪异才是原因。在这里林斤澜对古人作品中怪与神秘的魅力,显示出了一种特别敏锐的感受力。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几乎不能不在其作品中体现出来。早在50年代这样的文风就露出端倪。1957年林斤澜的《一瓢水》中就有这样的描写:
走廊里有个人影子,仿佛本来是蹲着的,现在慢吞吞站了起来了。小刘留把火把一晃,借着快熄灭的红光,照见一双眼睛。惊叫一声,跳到院子里。那眼睛绿糊糊、死沉沉,跟咸鱼的眼睛一般。小刘留把火把举在胸前,像宝剑那样拿着,从院子大踏步奔佛堂。耳边听见呀的一声,可是看不见哪里开了一扇门。
这篇小说发表时,编辑部就有人觉得晦涩,决定不下,惊动了茅盾先生。茅盾先生用便签给《人民文学》编辑部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不能不说这篇小说在技巧上是有可取之处的。例如他懂得怎样渲染,怎样故作惊人之笔,以创造氛围……茅盾写这封信,既对林斤澜的作品风格给予了一定的肯定,更推动了这位能写的作家前进一步。《一瓢水》很快在《人民文学》上刊登出来,成了林斤澜文学创作的一个里程碑。
传统志怪小说的影响,铸就了林斤澜的审美趣味,其对怪异美的嗜好无形中支配了他对于材料的选择和处理。而新时期温州方言的介入,又使得整个作品中的晦涩、孤峭之风更加浓郁。80年代重出文坛后,林斤澜毫不犹豫的将这种怪的趣味植入自己的作品,并且在方言的调式和节奏的蔓延中,将读者带进一个更为幽深孤峭所在。即便是写矮凳桥改革开放后热火朝天的纽扣市场,作者也不忘写矮凳桥下又绿又蓝的溪水,闪闪的带有鬼气,那神秘的蚱蜢舟和死鬼晚上出来寻找替身的传说,为作品蒙上一层冷峭色彩。更如《溪鳗》中作者这样写道:
日落西山,夜色在溪滩上,像水墨在纸上湮开来。镇长觉得凉爽,从桥头退下来,想走到水边洗一把脸,醒一醒酒。哟,水边新长出来一棵柳树?哟,是个人,是溪鳗。……
眨眼间,只见前边的溪鳗,仿佛一个白忽忽的影子。脚下绿荫荫的石头桥却晃起来,晃着晃着扭过长条石头来。这桥和条大鳗似的扭向下游头,扭到水中央,扭到网那里,忽然,一个光条条的像是人,又像是幔,又好看,又好怕,晃晃的往网那里钻。
另外如《殷三遭》、《童三狠》、《岑三瞎》,很带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感觉,《丫头她妈》、《蚱蜢船》、《小贩们》也幔在扑朔迷离的里,雾腾腾的梦,迷乱的时空,精神异常的市民。本来是江南秀色,却在林斤澜这儿变成了茫然的黑洞,他将人的命运置于茫然可怖的调色板上,让无奈、绝望与死灭就那么悲怆的搅和在一起,读者很少能在静观中生出雅意,反而在一阵阵凉意中深味命运的怪诞。
2.冲淡平和之美探源
一个作家艺术个性的构成往往是多层次和十分复杂的。如果从作者对世界的把握方式和表现风格上解读,在林斤澜的作品中我们还能读出一股冲淡平和之美,它同非理性的怪异美,分庭抗礼又彼此交融:一方面独特的审美趣味牵动着他,力图天上地下自由奔走。另一方面,理性意识又不断的包围,裹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冶金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Yamaha 雅马哈 乐器音响 MG10XU_MG10X_MG10 Owner's Manual 用户手册.pdf
- CANoe--快速入门教程.pdf VIP
- 示波表常用软件使用说明.pdf VIP
-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说课稿.doc VIP
-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推荐!)2025北京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VIP
-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校园生活真快乐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VIP
- 儿童呕吐腹泻家庭护理ppt.pptx
- 2025北京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