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字幕翻译简介
影视翻译研究FILM TV TRANSLATIO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FTU Definition In China: Film TV Translation ( 影视翻译研究)involves film TV dubbing and subtitle translation In Europe:Film Translation → Screen Translation (ST) →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AVT) AVT涵盖了“为任一媒体的制作或后期制作而进行的所有翻译形式(或多符号转换),以及有关媒体接触的新兴研究:为有听觉障碍者配译的字幕以及为有视力障碍者进行的声音描述”。 Current situation (1)电影和电视这些新媒介的出现至今只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影视作品翻译的历史相对更短一些,因而在长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界,影视翻译则处于比较边缘的学术地位。 (2)翻译群体中,从事影视翻译实践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译制厂、电视台以及其他机构具有丰富翻译经验的业内人士,外人并不能轻易得到该领域的翻译机会,因而缺乏相关经验以及第一手具有说服力的研究资料。经过译制部门翻译的译本很少公开发行,同时原语的剧本也不易获得。当然,近年来随着DVD的普及以及网络的便捷,这一状况会慢慢得到改观。普通研究者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大量经过配音或配字幕的国外影视剧DVD或VCD版本,幸运的话,还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现成的电影原剧本或者翻译的中文字幕。 (3)由于影视作品是声音和图像二维结合的产品,研究者并非只单纯进行原语和译语两种文字文本的比较,而是要结合多种视觉和听觉因素对原作与译作进行对比。译制片是剧本翻译、配音演员、译制导演等多方集体创作的结晶,因而影视翻译研究的难度和广度也比较大。 Reviews on research ?西方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现今活跃在西方影视翻译研究领域的主要是西欧学者。影视翻译及相关研究之所以在欧洲得到蓬勃的发展,与欧洲各国特殊的历史发展、语言和文化的多元特征以及欧盟各国之间的密切交流息息相关。 西方学者从翻译视角进行影视翻译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1956年出版的期刊Le linguiste/De taalkundige 中的Traduction et Cinéma 一文和1960年出版的杂志Babel的特别版Cinéma et traduction可以说是欧洲最早的影视翻译理论研究。 1974年Dollerup在Babel发表的文章On Subtitles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首次单独对字幕翻译进行了研究。文章详细分析了英语电视节目翻译成丹麦语的时出现的不同种类的错误。Dollerup最大的贡献还在于首次提出了字幕在教学领域的重要意义,指出可以利用影视字幕帮助外语的学习。 而Istvan Fodor则在配音译制领域的研究中是位里程碑似的人物,其1976年出版的Film Dubbing: Phonetic, Semiotic, Esthetic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首次综合地从语言学、符号学、美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研究配音译制,是最早研究电影译制的较为系统的专著,奠定了西方影视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 Fodor提出译制电影在三方面达到“同步”(即我国译配界人士常用的“耦合”)的要求,即“语音同步”,“人物性格同步”以及“内容同步”。同时他还探讨了不同语言和文化体系中手势语的不同意义、以及镜头拍摄角度对电影人物话语感知造成的不同视觉效果。由于每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都有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译制片很难在各个方面取得完美的同步,“步调殊离”难以避免。譬如他认为,在配译的电影开头确保声画的高度同步非常重要,因为随着观众被电影情节逐渐吸引,他们就不会特别注意声音与口型是否同步了。 随后的十几年内,影视翻译研究在欧洲发展缓慢,主要以字幕翻译的描述性研究为主。1993年Goris所作的研究表明,配音翻译方面的研究数量非常少,而且大量重复。影视翻译研究的黄金时期始于上世纪9o年代,影视翻译研究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1991年和1992年,两部重要著作相继出版: BOOK I: 1991年,在欧洲媒介研究所(EIM,European Institute for the Media)的资助下,Luyken与四位欧洲的影视翻译专家合作出版了Overcoming Language Barriers in Television:Dubbing and Subtitling for the European Audie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1东山县科目一考试货车仿真试题.doc VIP
- 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箱变安装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2023年06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核技术支持中心社会招考聘用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度地质勘探钻井服务外包合同.docx VIP
- 2023年新疆职业大学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3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箱变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测试卷.doc VIP
- 温室气体(GHG)管理手册.doc VIP
- 2025年新疆能源(集团)石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