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科研含量提高复习效益重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重科研含量 提高复习效益 (无锡市第一中学物理组 沈志斌 ) 一年一度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牵动着无数考生、家长和教师的心。高考的成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乃至决定学校的兴衰,没有比高三更刻苦的学生,当莘莘学子为备战高考而付出巨大投入的时候,当广大教师为高三复习而挑灯夜战的时候,并非所有的学校和考生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实践告诉我们,高三复习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符合其规律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波斯纳在总结人的发展时曾得出这样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近年来我组十分注重高三复习的科研含量,通过对高三复习的反思和提炼,提升教师的经验,使之成为“实践智慧”。尽管班级数不断扩大,但我们仍坚持不加班加点、不搞题海战术、精心组织高三复习,努力实施“有效教学”,起到了“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物理科高考成绩稳步提高,以下简要介绍我组高三复习的主要做法。 一、注重研读考试说明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2003年开始调整了高考的高考时间,尽管考试内容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但总觉得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此每一节课时内容的安排对组织教学都十分重要,如果合理分配复习的时间,科学制订复习计划,做好宏观把握,既照顾到面又突出重点,使高三复习有章可循,并能一开始就站在先导地位,这是高三复习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关注说明的变化 及时作出对策 《考试说明》中的变化部分是高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予充分注重。 例如2003年的《考试说明》中关于碰撞的要求,就不再提“不要求动量守恒方程和动能守恒方程的连用”,而改为“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括碰撞、反冲、火箭)”,捕捉到这一变化信息。我们预感到有可能考查到弹性碰撞问题,即要求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联立方程问题,我们适时补充了弹性碰撞问题的处理方法,结果2003年的高考题第18题(最后一题)恰恰考到了。 又如2003年、2004年的《考试说明》中都比以前的《考试说明》多了实验“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我们预感到二极管的考查问题,虽说二极管在教材中没有作为教学要求,但是学生在劳动技课中学过,作为考题一点也不过份,为此我们补充了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及有关计算问题(用到了曲线与直线的交点法,这一方法在小电珠的有关计算中也十分有用),结果2004年的高考实验题是考到了。 再如2004年的《考试说明》与2003年的《考试说明》相比,明确指出了人造卫星的运动仅限于圆轨道,对于椭圆轨道是不作要求的,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就没有突破这条界线,而本省的有些交流试卷还时常出现椭圆运动的有关计算,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降低了高三复习的效率,这是高三复习中的大忌。 2、关注说明中的Ⅰ、Ⅱ要求及比例 通过统计《考试说明》中的Ⅰ(A)、Ⅱ(B)要求及比例,可以把握高三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利于复习过程中科学地把握时间的配比,通过对近十年高考试卷的分析对比,我们发现比例小于40%的章节,在高考中一般都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对应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很少出现计算题,近两年的高考试卷由于长度缩短,已经不再出现传统意义上的填空题,取而代之的是实验题。 3、关注高考试题变化 近二十年来,依据《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命题的高考试卷,包括全国卷、江苏卷、上海卷、广东卷等,其总题量近千个,是高考命题的宝贵历史资料,也是组织高三复习的良好素材,尤其是近十年的高考试题,教师应该认真做一做,作一些比较对比,从中感悟高考命题意图,指导高三复习。 ①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如果没有做过当年的高考题,就无法感受高考试题的魅力,很难对高考试题作出客观的评介,也就无法谈高考试题对教学的导向功能。 ②通过做历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有少数完全相同的考题重复出现,主要出现在分子运动论、电容器、玻尔理论、核反应方程等知识点中,有些高考题看起来不一样,但物理模型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是一样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考过的试题并非就不考了。 ③通过对历年高考题的归类统计,可以看出命题时试题数量在各章节中的分布情况,从而感知各章在高考中的地位,加深对教材体系、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 ④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发现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从中更好地解读《课程标准》,更辨证地看待《考试说明》,把握《考试说明》重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试说明》的功能。 ⑤通过对同一知识点考题的分析和归纳,可以感知高考命题中如何从不同的侧面,推陈出新、创设情景、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受到启发,辨证地看待教学指导用书上的习题,提高日常教学测试时选题和命题的水平。 ⑥通观历年考试试题,教师可以把握试题数量、难度、侧重点及其大致走向,以预测未来,如图为1978——2004年试题的数量走向图。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