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木兰诗》与地域文化的关系.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木兰诗》与地域文化的关系.doc

论《木兰诗》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作者简介:林芳(1988-),女,汉族,江西上饶人,硕士,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传记文学   赵燕红(1989-),女,汉族,安徽宿州人,硕士,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传记文学   摘 要: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文学形式。而《木兰诗》则代表了北方民歌的最高成就,本文试就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环境、民族性格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来谈论《木兰诗》的诗歌内容、风格等方面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北方民歌;木兰诗;地域文化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可谓是我国民歌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民歌作为一种反映人民生活的文化题材,它不仅是反映了人民的生活面貌,在一定程度上,民歌更是地域文化的一面镜子。北方的叙事长诗《木兰诗》代表了北方民歌的最高成就。   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学   (一)、地理环境练就民族性格   北方民歌起于“河朔”,河朔主要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宋史?兵志十》:“河朔地方数千里,连城三十六,民物繁庶,川原坦平。”北方地形较为平坦、开阔,几乎是一马平川,同时因为北方地区较为干旱,降水少,多风沙,荒漠与戈壁较多,所以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比较恶劣,北方人长期生活在草原大漠上,他们喜欢骑马射箭,习惯于在草原上奔跑,生活比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且北方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很多地区都是一马平川,平原广布。北方地区植被稀少,不像南方绿树成荫,风景优美,这也就养成了北方人民广阔的胸襟和直爽的性格。在《木兰诗》中体现出北方人的豪放、直爽的性格特征。“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虽然路途遥远,行程艰苦,但期间看不到一丝留恋与愁苦的迹象。尽管木兰女扮男装,远离故土,虽为女儿身,但身上的那股北方人的坚韧与刚强却是无处不在的。她没有把从军当作自己的痛苦和不幸,不论在战争生活还是在和平生活中她都表现着蓬勃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活热情。   (二)民族性格影响文学风格   北方山川深厚,那广囊的大漠,无际的草原,凛冽强劲的朔风,使生活在这种辽阔苍茫的大自然环境中的北方人,心胸也随之开阔明朗,其作品也就具有一种苍茫雄劲的格调。《木兰诗》主要是描写一位呆在闺中的少女,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并在战场上建立军功,最后成为巾帼女英雄的一位奇女子。“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对着门织布的木兰,想着年迈的父亲要出征,而自己又无兄长,所以她无心织布,发出一声声慨叹,终于,她从容地走上战场,没有丝毫的胆怯,这也就把北方儿女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从军虽然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所做的选择,可是她既然做了选择,就表现得十分干脆利落,并无丝毫不情愿与难过之情,当事情降临的时候,她选择的是毅然的接受,勇敢的面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不怕万里征程的遥远,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在这样凄清的环境下,木兰没有半点抱怨,半点恐惧而是忍受着孤独,既然决然的接受着眼前的一切。一位女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又将北方女子尚武的精神及时骨子里所带有的坚强与勇敢刻画的生动形象。   二、社会政治背景与文学的相互渗透   (一)政治社会环境影响人物命运   南北朝时期,南方与北方长期分裂,因此南北方的交流也被阻断。但总体来说,南方的政治局面比较稳定,这既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南方的文化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而北方则是长期战乱,在战乱的年代,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场景几乎天天都会发生,悲伤充斥着人们的心灵,看到家国受到欺凌,便涌出思乡爱国之情。在动荡不安的北方,少男少女也就无暇儿女情长、卿卿我我,而是乐于保家卫国,奔赴战场。欧阳修《明妃曲》:“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草甘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所以北朝民歌中有很多歌咏豪男健儿尚武精神的作品,充溢着粗犷豪迈的气概。可谓“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拌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整个北朝尚武之风盛行,连女子也不例外。“李波小妹字雍容,寨裳逐马如卷篷,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李雍容骑术精湛,箭无虚发,比起须眉男儿毫不逊色。更有众所周知的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压倒须眉。这种英姿飒爽的女儿形象和粗犷豪勇的健儿,在南朝民歌中寂而无声,无处可寻。加上北方由于连年战火,人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