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归价值银行.doc
回归价值银行
2015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际金融市场仍在较大不确定中缓慢前行,美国复苏、中国崛起、欧洲持续低迷的大局势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新兴经济体分化明显,未来格局尚不明朗。全球银行业的表现直接反映经济格局,基本呈现美国银行业强势复苏、中国保持强劲竞争地位、欧洲和其他新兴经济体普遍低迷。
本文以大银行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图1)为基础,根据2006至2015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一级资本前120位大型银行的11个财务指标,提取利润竞争力、规模竞争力、稳健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4个因子,并按其方差贡献率加权得到综合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分析2015年全球大型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及4个要素竞争力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危机过后各个地区银行复苏情况。今年的新变化在于引入银行品牌价值分析,从长期视角比较各国银行综合实力。
综合竞争力变迁
2015年国际大银行综合竞争力保持了前两年的匀速回复势头,总体来看复苏态势良好(图2)。无论是一级资本前120名还是前30名的大型商业银行,其综合竞争力均稳步提升,特别是前120家的平均水平已明显超越历史最高水平。综合竞争力的回复动力主要来自银行规模和稳健性两大要素竞争力的提升,而利润和增长方面的总体表现较之于2014年均略显疲软。利润方面,2015年数据显示前120家大型银行中仍处于亏损状态的约占42%,前30家特大型银行中也有约37%的处于亏损状态,这两个比例均高于2014年相应水平。增长方面亦是如此,前120家大银行中,一级资本和资产总额实现增长的银行比例分别约为55%和50%,均低于2014年的75%和54%。
较之2014年,2015年综合竞争力格局基本不变,中美继续占据前10位中的9个席位,汇丰下降一位排名第9(图3)。大银行综合竞争力前十的相对排名也基本保持稳定,仅有农行上升一位 跻身前4,美国运通公司由于利润的突出表现,排名上升3位名列第7。可以说2015年是中国银行业进一步稳固自身地位的一年,中国四大行的综合竞争力首次占据前4位,浦发、兴业和民生等的排名进步亦较为显著。日本银行表现出较好恢复势头,三菱日联和三井住友均重回综合竞争力前30榜单。欧洲和俄罗斯的银行仍在低谷徘徊,欧洲各大银行同样深陷泥沼,除汇丰外,仅3家银行进入综合竞争力前30,且排名都较为靠后;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的综合竞争力由去年的第12跌至今年的71位。
从2006到2015十年间综合竞争力变化看。较之于2014年大多数银行位于基准线以下,2015年的情况总体上改善许多,绝大多数大银行竞争力基本恢复到2006年水平,位于基准线附近,仅少数几家银行处于基准线以下较远位置。尽管总体上保持复苏势头,十年间竞争力水平提升最为明显的依然是左上角中美的6家大银行,欧洲银行在漫长的震荡和恢复期后,竞争力恢复至危机前的世界前沿水平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较之2009年危机最严重时的竞争力水平,2015年的竞争力出现分散化的趋势,除右上角一直保持较好竞争态势的几家特大银行外,左侧出现了欧洲的若干家特大银行,如瑞银、苏格兰皇家银行等,表明欧洲的特大银行走在复苏的最前沿,但仍有不少的欧洲大银行停留在基准线右下方竞争力衰退的位置。竞争力曾跌至谷底的花旗和富国,其目前的竞争力也提升至世界最前沿水平。
要素竞争力
2015年,全球绝大部分地区的银行利润竞争力得到了增长。经历2012~2013年的巨额亏损后,欧洲银行的利润增长了近120%,尽管如此,在利润竞争力前30的榜单上仍鲜有欧洲银行的身影。东欧地区利润表现更为糟糕。由于乌克兰冲突,石油价格下跌,欧美对俄罗斯制裁以及卢布大幅贬值,东欧银行业的利润下降69%,其全球利润占比由2.6%跌至1%。相比之下,西欧银行业的情况乐观许多,全球利润占比为14.2%。英国银行业也有不错的利润表现,其税前利润增长49%,达到325亿美金,但这只是2007年的三分之一。亚洲银行的利润贡献已超过一半,由于基数大,增长仅7.5%。非洲银行利润增长18%,拉丁美洲增长17%。中国银行业依然保持了惊人的盈利能力,占据前30位榜单近一半席位,利润额是美国银行业的1.75倍,英国银行业的10倍;但海外盈利不足,海外盈利最多前10家中有8家属于欧洲银行,其余两家是花旗和中国银行。(图4)
2015年大银行规模竞争力提升显著,但进入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一级资本门槛出现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下跌,由上一年的3.91亿美金降至3.82亿美金,这表明大银行间的规模差距正逐渐增大。欧元区银行的资产下降8%,中国和美国的银行一级资本首次超越欧元区,中国更是成为一级资本最大银行市场。2015年入围1000强的中资银行数较上年增加7家达117家,仅次于美国的158家;其中进入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