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汉乐府《上山采蘼芜》.doc
评汉乐府《上山采蘼芜》
摘 要:《上山采蘼芜》是东汉时期的一首乐府诗,是一首写弃妇与前夫旧情复燃的抒怀诗,也是一首通过人物动作和对话的形式表现思想主旨的抒怀诗,还是一首构思巧妙新颖且充分利用艺术、修辞手法来表现思想主旨的艺术诗。
关键词:《上山采蘼芜》 汉乐府诗 抒怀诗 艺术诗
原文:
上山采蘼芜,①下山逢故夫。②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③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④颜色类相似,⑤手爪不相如。⑥新人从门入,故人从?去。⑦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⑧织缣日一匹,⑨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注释:
①蘼芜:香草名,其叶风干后可作香料。古人相信靡芜可使妇人多子。②故夫:前夫。③新人:新妇。④故人:前妻。⑤颜色:容貌。⑥手爪:指纺织等女工技巧。⑦?:旁门,小门。⑧?、素:均是绢,缣色带黄,素色洁白,缣贱素贵。⑨匹:汉制布帛长四丈为“匹”,长四丈,宽二尺二寸。
评析:
《上山采蘼芜》是东汉时期的一首乐府诗。
(1)这是一首写弃妇与前夫旧情复燃的抒怀诗。
诗中说弃妇上山采蘼芜,下山时遇到抛弃她的前夫,在相逢时,弃妇既没有《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那种“进退无颜仪”的神情,也没有其他作品中被弃女子那种愤怒“与君决绝”的仪态,诗中女主人公态度依然如以往般柔顺、恭敬,依然见夫“长跪”,只不过这次长跪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再是服侍,而是假装与之细话家常,故问前夫“新人复如何”,这里可能带有对前夫几分的哀怨,但更流露出女主人公即弃妇内心对前夫的深深眷念。而从前夫“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的言语中也可看出,虽然男主人公已和前妻劳燕分飞,但前妻的细微形象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脑海中,故也可看出男主人公之前对前妻即弃妇的日常生活是多么关心,想必男主人公说这些话时内心一定很复杂,而这恰说明,男主人公心里依然是爱着弃妇的。想必弃妇在听到前夫的这一内心叙述后,一定感动不已,眼睛定是饱含泪水、直视前夫。而对于这种情境,凭借女人的敏感,弃妇不禁又联想到当初令人心酸的往事,即“新人从门入,故人从?去”,新妇从正门被迎进来,自己却从旁门含泪离去,一荣一辱,一喜一悲,尖锐对照,在这种情况下,弃妇感触更深,过去的对与错让弃妇对他们曾经的爱和生活一定有更加撕心裂肺的感受。尤其在这种旧情复燃情况下,过去拥有的现在依然存在的爱面对现实却仍然是无法实现,爱因而也就变成了恨,她恨前夫将她抛弃,曾经爱得越深,现在也就恨得越深。
(2)这是一首通过人物动作和对话的形式表现思想主旨的叙事诗。
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颇有独到之处。作者不是像《诗经?邶风?谷风》那样采用如泣如诉的怨愤之语出之,也不是像《诗经?卫风?氓》那样采用倒叙回忆的方式出之,而是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巧遇场面,采用对话的方式来揭示一对离异之后的夫妇的心理状态和各自的感受,淡淡几语,却深深映透了主人公内心的变迁和社会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
诗中出现了故夫、故人和新人三个人物。虽然新人没有出场,但从弃妇的动作、前夫和弃妇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男主人公和前妻久别后再会的互倾衷肠中流露出的内心痛苦。眼前的前妻这一“长跪”,使男主人公重温了自己早已习惯了的前妻的那种温柔、谦恭,于是,接下来男主人公有意无意地列举说明了新人不如故人的地方。诗中没有做任何正面的说明和谴责,但是男主人公的念旧使我们了解到弃妇是一个美丽勤劳、对爱情忠贞不渝、热爱家庭的女子,她的被弃是无辜的。有些东西,错过了才知道是好的。男主人公自艾自怨,也莫过于此吧。
历来的评论家多把它拿来与《诗经》中的《氓》、《谷风》以及汉乐府民歌中的《白头吟》、《怨歌行》、《塘口行》等名篇并提,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描写弃妇的哀怨、对喜新厌旧的“故夫”提出责难和进行控诉的诗。不错,这些情感固然存在。这的确是弃妇在抱怨,但问题在于:她怨的是谁?而男主人公即故夫的回答也无不包含着强烈的抱怨,他通过列举一系列事实,得出“新人不如故”的结论,这显然是对外来的压力所表现出来的无法反抗的愤怒。因而,更深一步挖掘,在弃妇埋怨前夫以及前夫自我埋怨的背后,弃妇和前夫都不是在怨对方或是自己,而是在怨封建家长制下包办的婚姻。在当时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盛行的时代,这一对夫妇,包括那位新人无疑都是当时封建制度的牺牲品,这些哀怨表现了弃妇与前夫对封建礼建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愤懑而又无可奈何。而反过来,弃妇对前夫的爱之深,而男主人公却无法改变同不如前妻的新人在一起生活痛苦的现实,更表现出弃妇与前夫旧情依在。因而,这不是简单的哀怨能概括得了的。
(3)这是一首构思巧妙新颖,充分利用艺术、修辞手法来表现思想主旨的艺术诗。
诗中的对话是放在故人上山采蘼芜道遇故夫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一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