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象征手法对《在一个自由的国度》主题的表现作用.doc
象征手法对《在一个自由的国度》主题的表现作用
摘 要:《在一个自由的国度》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的一部重要的后殖民小说,包括五个故事。他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异族文化间的冲突和不融合、心灵的孤独与非殖民化殖民地人民命运抉择的艰难,再现了后殖民时代的“自由状态”,揭示了“自由”的真实本质。奈保尔在这部小说集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情感,丰富并深化了小说的内涵。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具体的象征手法的运用来阐释每篇小说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关键词:《在一个自由的国度》 象征手法 主题
象征手法,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语言,是叙述语言之外的弦外之音;也是一种寓意。[1]关于象征的内涵,叶芝认为:全部声音,全部颜色,全部形式或者是因为它们固有的力量或者是由于深远流长的联想会唤起一些难以用语言说明然而却又是很精确的感情。[2]也就是说形式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够唤起对应的感情;同时感情也需要通过象征才能得以表现。
《 在一个自由的国度》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裔英国作家V. S. 奈保尔的一部重要的后殖民小说。《在一个自由的国度》由五个故事构成,即“序曲”、“孤独的人”、“告诉我要杀谁”、“自由国度”及尾声。小说的五个部分虽然各自成篇,但均贯穿着异质文化间的冲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标题中的“自由”这个关键词有着深刻和不同于传统的含义,而具体到每个故事,对“自由”又有着具体的阐释。奈保尔在这部小说集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情感,从而丰富并深化了小说的内涵。论文下面部分通过《在一个自由的国度》中人物或事物的象征意义的分析,来剖析每个故事的深层含义,解读具体环境下的“自由”的含义,从而使主题能得到更好的表现。
一
在序曲“比雷埃夫斯的流浪汉”中,奈保尔用了大量象征手法,使他讲述的原本在船上目睹的一个简单随意的小事暗含了深刻的主题。
这艘开往希腊的拥挤的汽船上,一个性格怪异孤独的英国流浪汉受到了同舱的乘客羞辱和攻击只能躲在厕所和自己的小客舱里。仔细发掘其中的象征手法,会发现奈保尔所表达的绝不可能仅限于表面。这艘脏兮兮的破船挤满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它其实是过度拥挤的现代世界的象征。很明显,故事中的人物也有了各自的象征意义:流浪汉在某种程度上是大英帝国的象征。而他与阿拉伯乘客之间的斗争实际上象征着东西方两个文明的冲突,是东西方价值观的碰撞。对于流浪汉,奈保尔描写道:“他讲起话来,满嘴日期……穿戴都像是上一代挺有浪漫情调的徒步旅行者的行头。可当他站在寒风里……他满脸悲伤,显得那样脆弱。”[3]这象征着大英帝国地位的失落。英国的那一套做法已不再被追捧和承认,自己却还固执保留和怀念着曾经的骄傲与辉煌。而黎巴嫩商人和澳大利亚男孩则象征着刚刚崛起的新兴国家和英帝国的前殖民地,他们早已不把走向败落的大英帝国放在眼里。流浪汉自诩为“世界公民”,但是任人摆布的状态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他属于所有的地方同时也无处可属,剩下的只有心灵的封闭和孤立。
二
在《孤独的人》中,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按照小说情节的发展依次出现如“公寓”、“电梯”、“壁橱”、“绿色的西服”和“火”等,反映着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桑托什跟随主人从孟买来到美国华盛顿。他一直在追寻自由,一系列遭遇使他的内心不断发生变化。原本桑托什是没有独立意识的,视自己为主人的一部分,因此他毫不犹豫跟随主人来到华盛顿。自从上飞机那一刻,他的惶恐与不适就开始了。飞机上的窘态,第一次坐电梯的惶恐,被咖啡厅赶出来的尴尬。“飞机”、“电梯”、“咖啡厅”这些象征着西方文明,而桑托什的遭遇实际上暗示美国社会对异国文化的排斥与歧视。面对他国文明,象征着印度传统文化的桑托什不知所措,只有把自己关在睡觉的壁橱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所以“壁橱”也象征着他随身携带的印度文化。期间桑托什疯狂地爱上照镜子。“镜子”是自我的写照,象征着他独立意识出现。他给自己买了帽子和西服,“西服”是西方文化的象征,意味着一直穿着印度传统衣服的桑托什尝试接受美国文化。作者强调绿色西服,“绿色”一般象征着春天和希望,此刻暗含着主人公对新生活的期待。文中出现一处火灾,桑托什却希望它一直烧下去,“火”自古都具有象征意义,此刻意味毁灭,表现了桑托什面对与自己格格不入的社会的无助、迷茫与愤慨。而他和哈布舍女人的婚姻虽然得到了合法身份和自由,却也象征着自己印度传统文化的丧失。丧失文化传统的桑托什又面对西方文明,以及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与排斥,心灵依然漂泊。如文中“自由带给我的是让我认识道:我有一张脸,一副躯体,在接下来的数年内,我将给他食吃,给他衣穿。然后一切都将结束”。[4]
三
在《告诉我杀谁》这篇小说中,房子有着重要的象征涵义,它的意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