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玉米产量与气象要素耦合关系的方法研究.docVIP

区域性玉米产量与气象要素耦合关系的方法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域性玉米产量与气象要素耦合关系的方法研究.doc

区域性玉米产量与气象要素耦合关系的方法研究   摘 要:本文提出结合小波相干分析的方法,讨论小区域范围内40a玉米产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的方法研究,并与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小波相干的处理方法可以应用在玉米产量与气象关系的分析中,气象要素的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小波去噪并结合相对标准差的方法表明,局域范围玉米产量的年季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更多的依赖于雨水是否正常。   关键词:玉米产量;气象要素;小波相干;小波滤噪;耦合关系   中图分类号:S5-3 文献标识码:A   1 分析方法和使用资料   1.1 小波相干方法   小波的多分辨率分析具有良好的空间域和频率域的局部化特性,对信号的高频部分采用逐渐精细的时域或空域步长,可以聚焦到分析对象的任意细节[1]。小波变换可以有效的从信号当中提取信息,它可以进行局部分析,且采用了自适应窗口,时间窗口宽度与频率窗口的高度在各处是不同的,它是尺度的函数,当检测高频信号时,尺度参数减小,时间窗口自动变窄,频率窗口高度增加;分析检测低频信号时,时间与频率窗口的变化情况与检测高频时相反,因此通过选用不同的小波分析函数可以对不同类型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从而获得降噪的最佳效果[2]。在本文中采用“sym8”小波进行滤噪处理,目的在于分析在特殊时段玉米产量的扰动特点。   1.2 资料选择   本文采用了的玉米产量数据来自于大城县农业局1971~2010年鉴,气象要素日照、温度、降水数据来自大城县气象局1971~2010年气象A文件数据,数据可信度高。   2 数据分析   2.1 数据初步处理   研究的气象要素取1971~2010共40a中这些月份的平均值作为依据。大城地区夏季玉米的生长季从每年的6~9月,将日照、降水、温度要素与产量年份变化进行对比,如图1,分析可以发现,从1971~2010年这40a中玉米产量的走势变化是显著的,气象要素的变化除了温度之外,日照和降水呈现不同层次的波动,总的而言气温的变化幅度与玉米产量的变化之间没有特别联系,在这些年中夏季玉米生长期内,平均温度的变化不大,而且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这与积温大于2200℃的情况下有利于玉米生长的条件是吻合的。于是提取出降水与日照,分别与玉米产量进行对比,总体来看,降水量的年季变化与玉米产量的变化趋势吻合得较好,而日照的变化似乎与产量之间存在反相关关系。   2.2 小波相干和标准差分析   研究表明华北平原夏玉米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使得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也大幅度提高。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从20 世纪50年代的3.72 kg /(hm2?mm)提高到21世纪初的23.36 kg /(hm2?mm)[3][4]。在夏玉米生长期内,总降水量为250~450mm、积温大于2200℃、土壤相对湿度大于70%时,夏玉米相对产量较高,一般可达70%以上[5][6]。   先对产量趋势分析,为了清楚的分析产量异常变化的年份,以5a为基准,共分为8段,再找寻波动范围如图2。   图中折线为产量情况,平滑曲线为拟合后的情况,数字显示部分为各区域5个产量年标准偏差的范围。从图中可以清晰的发现各阶段超出标准偏差的产量年分别是第4、7、15、16、22、27、32,共7个产量年。它们分别对应1974、1977、1985、1986、1992、1997、2002年。这7年分别对应的生长季月平均日照(h)、生长季总降水(mm)、生长季月平均温度(℃)为:278.0,487.2,23.8;241.5,611.3,24.1;211.1,553.4,23.6;256.9,354.1,24.0;210.4,265.7,24.3;223.8,184.8,25.5;184.4,232.2,24.5。   该地区夏季玉米主要种植月份为6~9月,从图2可以发现,1977、1992、1997、2002年产量是异常偏少的,1974、1985、1986年产量是异常偏多的。结合数据,不难发现这些年份在玉米主生长季节温度均在25℃左右,属于适合玉米生产的范围;降水量在生长季450~550mm,且时间分配与玉米生长条件配合得当,则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那么1974、1985年属于该范围,在这2a玉米的产量也确实异常高出了标差范围;而1977、1992、1997、2002年玉米生长季降水量明显偏低,属于异常偏少,因此这几年该区域玉米产量异常偏少;1986年玉米生长季降水量为354.1mm,6~9月降水量分别为:115.0mm,75.2mm,107.2mm,56.7mm,虽然总量偏少,但是在玉米拔节到乳熟到成熟期间降水量比较充沛,在即将收获的9月降水量偏少些,但是已经不影响产量,再加之温度条件和日照条件的配合,所以产量偏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