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精神的语文教材处理策略探微.docVIP

基于人文精神的语文教材处理策略探微.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人文精神的语文教材处理策略探微.doc

基于人文精神的语文教材处理策略探微   [摘要]语文课程等标准将语文定性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这也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遵循的原则。本着人文精神的教材处理应该注重语言积累,对文本教材做系统化处理;注重情感体验,对文本教材做整体性处理;注重精神发展,对文本教材做升华式处理。把握语文文本教材处理的核心要义,才能真正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关键词]人文精神;教材处理;语言;情感;精神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1-0009-05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在高师中文专业课程中实施‘小先生’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GB120)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韦芳苑(1990―),女,广西宜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在读硕士;唐子江,男,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语文教师对文本教材既不能过于依赖,生搬硬套,也不能矫枉过正,脱离文本肆意发挥。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处理教材的能力。所谓教材处理,“既可以指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加工、整合教材,也可以指教材在教学中怎样被使用”[1]。只有确立处理教材的指导理念,抓住理念的核心思想,围绕核心思想展开具体操作,再结合学科和教材的特性,才能做到正确合理地处理教材,才能用好教材。   一、确立“人文精神”为教材处理的指导思想   每篇课文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需处理文本教材内容,做出取舍。然而,不同的教师对文本教材的处理是不同的。“虽然不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采用同一个标准,可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层面,语文教师对自己选择内容时所采用的标准有清楚的认识,无疑是很有意义的。”[2]同样,语文教师应该明确自己在处理教材时的指导思想。   2001年实行的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孩子的成长”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强调社会发展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以学生为本,也就是要以人为本。新课程改革也引起了教材编写结构和内容的转变,“当今世界各国语文教材的编写,从教材结构到教材内容,都开始由知识本位走向人格本位,由死板的知识形态走向鲜活的生命形态,即以人的发展和促进生命的成长为教材编写的基本点,表现出鲜明的人本化趋势”[3]。这给语文教师处理教材指明了总的方向,就是以人为本,彰显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观。   语文特级教师韩军在其《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之一》一文中首次在语文教育界倡导人文精神。韩军是这样界定“人文精神”这一概念的:“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价值意向。它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总体特征趋向于综合整体、动态化、无规则、无序列、内隐和模糊。”[4]由此可知,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人文精神处处强调人的地位,强调要做一个真实、自由、个性的人,强调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这与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与新课程教材编写“由知识本位走向人格本位”的内在要求是相一致的。   确立以人文精神为指引的教材处理理念还有一定的历史渊源。钱理群教授曾借用当年蔡元培、鲁迅等人的说法,呼吁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是“打精神底子”的教育。钱老在《愿老师与母校青春常在》一文中写道:“人在年轻时代以这样的精神素质垫了‘底’,以后无论遇到什么艰难曲折,经历怎样的人生的、精神的危机,都能从容应对,坚守住基本的精神防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不至于在精神上被压垮”[5]。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性学科,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立人”和“打精神底子”的教育责任。   以人文精神作为教师处理教材的核心理念,探究人文精神视域下的语文文本教材处理的方法和策略,能为语文教师处理文本教材提供具体参照。   二、基于人文精神的文本教材处理策略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区别于动物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人具备语言功能。语言是高级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发展人,弘扬人文精神,即不可缺少地要发展人的语言思维能力。韩军甚至认为“语言也是人本身,是主体,或说人与语言互为主体;不仅是‘器’‘用’,更还是‘道’‘体’”[4],可见语言之于人的重要性。   把握好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关键在抓好语言教育,把语言看作生命主体、生命整体。韩军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语言教育、贯彻人文精神,具体说有三点:“一是注重对语言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创设人化情境,让学生亲历亲受,自感自悟,静思揣摩,使语言在心中彻底内化。二是注重情感的真切投入,真正做到‘主体与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