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铁生产加工概略图 铁-碳合金双重相图 铁碳合金双重相图中各组成相 纯铁碳二元系统相图的共晶点C′4.26(或C4.30)是一个重要分界点,它决定了结晶时是先析出C相还是奥氏体相,当有其它合金元素加入时,由于会出现相当于增加或减少了体系中的含C量的效果,就会使体系结晶时的状况发生变化,把体系中的实际C和合金元素的影响效能(折算为正负C)相叠加,即为碳当量--CE。 CE=(4.26+0.31 Si +0.27 P+0.4S+0.74Cu-0.312Cr- 0.027Mn) 合金元素增C效果的本质是,可以在晶体构造中占据本该由C元素占据的位置,因而起到了增加C同样的效果,结晶时,也促进C的析出。 合金元素减C效果的本质是,与C有较强的生成化合物的能力,相当于消耗了本该处于晶体构造中的C,因而起到了减少C同样的效果,结晶时,降低C的析出。 需要注意:合金元素对铁碳合金结晶的影响暨可看成是对合金液中C量的增(减)带来的,也可看成是对相图共晶点含碳量的减(增)带来的,两者刚好相反。前一种表现在CE值与C4.26相比: CE>4.26%时,过共晶成分 CE=4.26%时,共晶成分 CE<4.26%时,亚共晶成分 后一种表现在共晶度Sc上:铸铁的实际含碳量与共晶点实际含碳量的比值。 Sc=C/C′ C′=(4.26-0.31 Si -0.27 P-0.4S-0.74Cu+0.312Cr+0.027Mn) 此时实际体系的共晶点含C量=纯铁碳体系的C4.26与合金元素对共晶点的影响叠加后计算出来。Sc>1、SC=1、Sc<1分别表示过共晶、共晶、亚共晶成分。 典型铁碳合金的平衡凝固 1)灰铸铁--石墨呈片状(75SiFe孕育) 根据化学成份、冷却速度、形核能力等条件不同,片状石墨可出现不同的分布及尺寸。一般形状分为6种,其形成条件参见教材P78。 灰铸铁抗拉强度可以因含碳量的变化在100-400MPa间,可满足一系列不同用途。 灰铸铁的的发展趋势是:选择性能良好的孕育剂,在高碳当量条件下得到性能优良的铸件。 2)球墨铸铁--石墨呈近似球状(稀土镁球化剂) 以球状石墨最理想,也可以有少量的非球状石墨,如团状、团絮状、蠕虫状等,与球化剂的质量和生铁中杂质的含量关系密切。球墨铸铁中石墨对基体的分割作用较灰铁大为削弱,所以强度大幅提高,几乎是从灰铁的最高值到翻番(400-900)。 3)蠕墨铸铁--石墨形状介于片状和球状(少量球化剂) 从性能上看,具有灰铁和球铁的综合优点,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疲劳极限、冲击韧性优于灰铁,而热传导性、耐热疲劳性、切削加工性以及减振性又高于球铁。铸造性能接近灰铁,成本较低,成品率高。 4)可锻铸铁--石墨形状为团絮状(热处理) 可锻铸铁的生产有其特殊性,是将白口铸件毛坯,在密闭的中性炉内气氛条件下退火,使共晶渗碳体(Fe3C)在高温下分解为团絮状石墨,再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使基体组织成为铁素体或珠光体组织,得到黑心可锻铸铁。 或白口铸件在氧化性气氛下退火脱碳,得到表层为铁素体,心部为珠光体及退火团絮状石墨的白心可锻铸铁。 两种称谓的可锻铸铁的性能特点是强度是球铁的中低水 平,但韧性相当接近。虽有被球铁取代的趋势,但因生产稳定性好,生产成本低,特别适合生产大批量复杂薄壁小件。 5)特殊性能铸铁 抗磨、耐热、耐蚀铸铁,基本上都是在上述四种铸铁基础上控制金相组织和加入Ni、Cr、Al、Si、Mo等合金元素获得特殊的性能。 6)铸铁的熔炼 冲天炉熔炼,感应电炉熔炼,冲天炉与感应电炉双联熔炼。 3.1.2铸 钢 铸钢相对于铸铁而言,最明显的好处是韧性大大提高,具焊接性。铸钢的成本要远高于铸铁,因为熔炼、铸型成本高、铸件收得率和成品率低。铸钢件都是应用在较为重要的场合,其生产量显著少于铸铁件。 1)铸钢的种类 (1)铸造碳钢--应用最多的钢种 碳钢以C为主要强化原素,根据C含量不同分为: C<0.25% 低碳钢 C0.25--0.6% 中碳钢 C>0.6% 高碳钢 此外还含一定量的Si、Mn、P、S元素。 对于铸造碳钢中用得最多的结构钢,含碳量范围在0.12--0.60%间,属于亚共析钢,在此含C范围,随C量增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稳定增高。 铸造碳钢的生产要点包括: ①熔炼时的脱碳、脱硫脱磷脱氧,扒渣; ②浇注温度、凝固过程金属液的补缩、氮气孔防止; ③凝固和冷却过程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