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果,每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连续两次成熟分裂后产生1个单倍体卵细胞和三个极体。极体不能发育而退化。 在人类卵细胞发育过程中,卵原细胞的增殖在胚胎发育早期的卵巢中进行,胚胎发育晚期,卵原细胞生长成初级卵母细胞,出生后,大部分退化,只有400个左右继续发育并停留在第1次减数分裂前期双线期。性成熟后,每月只有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I,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发育并停留在减数分裂II的中期,受精后才完成第2次减数分裂。未受精,则退化死亡。 * 由于卵巢中的初级卵母细胞停留在减数分裂I的前期,每月只有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发育至减数分裂II的中期排卵,大部分处于减数分裂I双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随女性年龄的增长而延长在体内停留时间,这些细胞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可能性逐渐增大,造成减数分裂的异常,导致后代出现染色体异常疾病。高龄妇女生产染色体病患儿的频率增高。 * 46 XX 46 XX 46 XX 46 XX 46 XX 46 XX 46 XX 46 XX 23 X 23 X 初级卵母细胞 卵原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 增殖期 生长期 成熟期 减数分裂 人 卵 细 胞 发 生 过 程 示 意 图 2n 2n 2n 2n 2n 2n 2n 2n n n n n n n 23 X 23 X 23 X 23 X 第一极体 第二极体 * 卵细胞发生 * 三、遗传规律基础 (一) 常染色体遗传 (二) 性染色体/伴性遗传 (三) 细胞质/线粒体遗传 * Mendel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一) 常染色体遗传 成对的遗传基因(因子)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因而配子只具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A a A a * 相对性状都是由相对的遗传因子所控制。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一个来自母本,一个来自父本。 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的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因子中的一个。 由杂合子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配子数目相等。 子代体细胞内的相对遗传因子虽同在一起,但并不融合,各保持其独立性。 * Mendel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布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基因的分离是彼此独立的,不同对的基因间组合是随机的、均等的、自由的。 A a N n A N A n a N a n * 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一对遗传因子与另一对遗传因子在分离时各自独立,互不影响;不同对遗传因子的成员组合在一起是完全自由的,随机的。 不同类的精子和卵子在形成合子时也是自由组合的,而且结合也是随机的。 *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遗传基因的载体。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等位基因分离时间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自由组合。 * 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在子1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在杂合子和纯合子都表现的性状,称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在子1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即:只在纯合子表现在杂合子不表现的性状,称隐性性状。 * 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 ?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1代所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 * 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1代所表现的性状为双亲本的中间型。 镶嵌型 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如果分别在个体不同部位各自表现出相应的性状,而互不干扰,为镶嵌显性。 中间型 子1代所表现的性状为双亲本的中间型。 * 等显性(condominance)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1代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也叫共显性。 * 致死基因 ? 基因除了影响一个生物体的可见性状外,有些基因可使个体在受精后的任何时候死亡。而且不论是否引起死亡,在出生时已存在缺陷,生活力大大下降。人们将有害基因按危害程度划分为:致死基因,半致死基因,非致死基因。 * ? 致死基因 使生物在繁殖年龄以前即死亡的基因,包括在胚胎时期或出生后死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年中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Unit 2 What do you like about your family Period 1 Ready Go & Sound 教学设计 沪教版(2025)二年级英语上册.docx VIP
- 食品添加剂 甲醇钠标准2023年.docx VIP
- 高一语文上学期《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教学课件.pptx VIP
- 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化表格.doc VIP
-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试卷含答案.docx
- 《HIV病毒与艾滋病》课件.ppt VIP
- 第二单元第1课《因地制宜》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NYT2148-2012.pdf VIP
- 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省级选拔模拟卷(三)三年级试题(含解析)2025年5月夏季.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