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重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传播疾病 检验科 总论 输血不良反应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溶血性输血反应 过敏性输血反应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细菌性输血的反应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输血传播疾病 输血不良反应 一、概念 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症状和体征。 原因:主要是免疫反应,因血型抗原系统复杂。其次是一些非免疫因素引起,如细菌污染,空气栓塞等。 二、分类 即发反应:输血期间或输血后24小时内。 按时间 迟发反应:输血24小时后,甚至十几天。 免疫反应:发病与免疫因素有关。 按免疫学 非免疫反应:发病与免疫因素无关。 三、发生率 发生率约10%(数据引自第三版《临床输血学检验》第十二章 胡丽华主编)。 我院共报告4例,今年报告2例,1例发热反应,1例轻度过敏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 表3 各种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率* —————————————————————————————— 成 分 反应率(%) —————————————————————————————— 全 血 1.06 白细胞 6.49 浓缩红细胞 0.88 洗涤或冰冻红细胞 0.47 血小板 0.40 血浆 0.44 —————————————————————————————— *加拿大多伦多三所医院综合报告 总论 输血不良反应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溶血性输血反应 过敏性输血反应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细菌性输血的反应 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输血传播疾病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FNHTR) FNHTR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 1 ℃,并以发热、寒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能排除溶血、细菌污染、严重过敏等引起发热的一类输血反应。 发生率约为0.5%~1.0%,是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约点总输血不良反应的52.1%,在多次输血或多次怀孕妇女中尤为多见。有FNHTR病史者,第二次输血时约15%再次出现FNHTR。 一、病因 1.致热原:指任何可以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包括细菌性热原、药物中杂质等,较为少见; 2.免疫反应:66%~88% FNHTR由HLA抗体(最为多见)、HNA抗体或HPA抗体引起,常因多次输血或妊娠产生这些同种抗体,国内比较多见。 3、血液保存中产生的细胞因子:常见22+2 ℃保存的血小板中。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 二、临床表现 常发生于输血期间至输血后1~2小时内,持续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1~2小时,通常不会超过8~10小时。 发热的高低与血液输注速度、输入的白细胞数量和致热原量成正比。 体温可达38~41 ℃,伴有寒战、头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颜面潮红、畏寒、脉率增快等,血压多无变化。轻者体温升高1~2 ℃,常呈自限性。少数发热反应后数小时内出现口唇疱疹。发热持续18~24h或更长,应考虑其他原因所致。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FNHTR无特异性检查,通常采用排除性诊断。排除其他原因,包括自身所患发热性疾病如感染、药物如两性霉素B、溶血性输血反应、血液制品细菌污染、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 等引起的发热。 FNHTR与细胞污染性输血反应鉴别:两者虽然均有发热,但前者停止输血,对症治疗后病情很快缓解,血压多无变化;后者多有高热、休克、皮肤充血三大特征,停止输血并经对症处理无效。 FNHTR与溶血性输血反应鉴别:两者均有发热,但后者与输注血型及输血量有关,可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心律加快、血压下降、酱油色尿、甚至发生休克、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等。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 四、治疗 1、立即停止输血,缓慢输注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密切观察病情。 2、积极寻找原因,首先排除溶血反应及细菌污染。 3、进一步验证血型与交叉配血等,考虑有无药物反应或感染性疾病,进行血培养。 4、确定为FNHTR可用解热药对症治疗,出血患者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类退热药。 5、高热严重者给予物理降温,严重寒战者可用哌替啶(度冷丁)肌肉或皮下注射。 6、若受血者出现轻度发热反应而又因病情需要须继续输血,则重新更换血液制品输注。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 五、预防 临床研究表明FNHTR发生率的高低直接与输入白细胞的数量有关。目前普遍认为:白细胞含量小于5×106/L时,即能有效防止FNHTR发生。 1、采、输血器具和制剂应无致热原; 2、采血和输血应无菌操作; 3、反复出现发热反应者应选用: 1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2 洗涤红细胞; 3 床边白细胞过滤器。 总论 输血不良反应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溶血性输血反应 过敏性输血反应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大量输血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