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消毒与灭菌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毒剂的分类 ?按消毒剂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分三级: (1)高效消毒剂:可杀灭所有种类的微生物。 (2)中效消毒剂:能杀灭除芽胞以外的微生物。 (3)低效消毒剂:可杀死细菌繁殖体和亲脂性病毒。 高效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次氯酸钠、二氯异氰酸尿酸钠、漂白粉 过氧化物消毒剂 过氧化氢、过氧乙酸 醛类消毒剂 戊二醛、甲醛 环氧乙烷 中效 含碘消毒剂 碘酊、碘伏 醇类 乙醇、异丙醇 低 效 季铵盐类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氯己定 (洗必泰) 高锰酸钾 消毒剂的效力分类 效力水平 细菌 真菌 病毒 消毒剂 繁殖体 结核菌 芽孢 亲脂性 亲水性 高效 + + + + + + 醛类、过氧乙酸、环氧乙烷。 中效 + + - + + + 醇类、碘类、含氯类。 低效 + - - -+ + - 氯乙定、酚类、季胺盐类。 第三节 消毒灭菌的运用 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 室内空气消毒灭菌 手和皮肤的消毒 黏膜的消毒 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消毒灭菌 病人污染物品的消毒 饮水的消毒 环境的消毒 (一)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 高危器械物品 需进入无菌组织 灭菌 中危器械物品 不进入无菌组织但接触黏膜 消毒 低危器械物品 只接触未损伤皮肤,不进入无菌组织、不接触黏膜 一般用后清洗、消毒即可 快速周转的医疗器械 快速消毒灭菌、不能损伤器械 (二)室内空气消毒灭菌 物理消毒法 紫外线照射(1.5W/m3,1h)最常用 滤过除菌 化学消毒法:化学消毒剂喷雾和熏蒸 ①过氧乙酸喷雾、熏蒸 ②过氧化氢喷雾 ③二氧化氯溶液喷洒 ④中草药点燃烟熏。 (三)手和皮肤的消毒 用肥皂和流动水经常并正确洗手 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用消毒剂消毒。 (四)黏膜的消毒 3%H2O2:口腔粘膜消毒 0.01%-0.1%洗必泰或高锰酸钾:冲洗尿道、阴道、膀胱等 1%硝酸银:新生儿滴眼以预防淋球菌感染。 (五)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消毒灭菌 用等量的200g/L漂白粉搅拌均匀作用2h (六)病人污染物品的消毒 日常生活小用具:0.5%过氧乙酸浸泡 家具: 0.5%过氧乙酸擦洗 衣服、被褥:流动蒸气消毒30min (七)饮水的消毒 自来水:氯气消毒;少量饮用水:漂白粉 (八)环境的消毒 厕所、阴沟:生石灰(氢氧化钙) 第四节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消毒剂 微生物 环境 性质 浓度 数量 种类 有机物 温度 酸碱度 作用时间 物理状态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微生物对不同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不同,微生物对消毒灭菌的敏感性高低排序:真菌细菌繁殖体有胞膜病毒无胞膜病毒分枝杆菌芽胞。 微生物的生理状态: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影响其抵抗力。 微生物的数量:微生物最初的数量越大,所需消毒的时间就越长。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一般来说浓度高时,消毒灭菌效果好,消毒时间长,微生物被杀灭的机率大。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温度:提高温度可以增强消毒剂的杀菌能力。 酸碱度:在其适宜的酸碱度范围内,杀菌力最强。 有机物:有机物能消耗或抑制消毒剂的杀菌能力。 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低毒 价廉 低破坏 方便 易贮藏 有效 第六节 细菌的分类 一、细菌的分类原则与层次 1、传统分类 2、数值分类 3、分子生物学分类(种系分类) 细菌分类的层次与其他生物相同,也是界、门、纲、目、属、种。 属(genera) 由密切相关的种组成,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属于葡萄球菌属。 种(species) 细菌的基本分类单位。 型(type) 同一种细菌基本性状相同,而某些方面的特征稍有不同,便可分为不同的型别。 株(strain) 对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细菌称为该菌的不同菌株 层次:界、门、纲、目、科、属、种 第五节 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 内容 第一节 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第二节 消毒灭菌的方法 第三节 消毒灭菌的运用 第四节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第五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一节 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病毒和霉菌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消毒:杀灭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防腐:防止或抑制皮肤表面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清洁:是指通过除去尘埃和一切污秽以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 无菌:不存在活菌的意思。无菌操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第二节 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灭菌法 (二)辐射杀菌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