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001质成量成本项控制程序ts123.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f-p-001质成量成本项控制程序ts123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NO:F-P-001 财务课 共3页之1页 1、目的:通过对适宜的品质活动及因素控制不当引起的品质成本统计分析来评定品质体系的有效性,从而确保品质优良,使客户满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成本的管理。 3、职责: 3.1财务单位是质量成本管理的主管单位,负责收集编制相关数据并分析相互关系。 3.2品保单位负责鉴定成本的统计及控制。 3.3业务单位负责外部故障成本统计及控制。 3.4制造单位、其它相关单位负责内部故障成本统计及控制。 4、定义: 4.1质量成本的构成 质量成本由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四个科目组成。 4.1.1预防成本:是为实施预防性措施而发生的费用。 A、品质管理工作费用:企业为制定品质方针、目标、计划,编制品质体系文件,开展品质管理所发生的咨询、工序能力研究等一系列活动所支付的费用。 B、品质培训费:为达到品质要求或改进产品品质的目的,提高职工素质而对有关人员进行品质意识、品质管理、检测技术、操作技术等培训的费用。 C、品质评审费:新产品设计方案评审、试制产品投产前评审以主机厂的产品品质审核、品质体系审核所支付的费用。 D、品质改进措施费:为提高产品品质和工作品质,改变产品设计、调整工艺, 提案改善开展工序控制,进行技术改进的措施费用。 E、工资及福利基金:品质管理人员及事务局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福利基金。 F、品质奖励费:为确保和改进产品品质而支付的各种奖励费用。 4.1.2鉴定成本:为评定产品是否达到具有所规定的品质而进行检验、试验和检察所支付的费用。 A、检测试验费:对进厂的原材料、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按品质要求进行检查、测试和检测、测量、试验、校准所发生的费用。 B、办公费用:为检验、试验所发生的差旅费、文印费等办公费用。 C、检测设备折旧和修理费:品质检测设备的折旧和维护、修理费用。 D、工资及福利基金:指专职检验和计量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基金。 制订日期 2014.11.10 核准 审核 制订 修订日期 版 次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NO:F-P-001 财务课 共3页之2页 4.1.3内部故障损失:交货前因产品或服务未能满足规定的品质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A、废品损失:因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达不到品质要求且无法修复造成报废所发的损失费用。 B、返工返修费用:为修复不合格品所发生的费用。. C、停工损失:因品质问题而引起停工损失。 D、事故分析和处理费用:对品质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所发生的直接损失。 E、产品降低损失:产品降级处理所造成的损失。 4.1.4外部故障损失:交货后因产品或服务未能满足规定的品质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赔偿费用:交货出厂后因达不到品质标准,对用户提出的申诉进行赔偿、处理所支付的费用。 退货损失:产品出厂后由于品质问题造成用户退货、换货所发生的损失。 产品降价损失:产品出厂后因低于品质标准而进行降价造成的损失。 5、内容: 5.1品质成本的实施 5.1.1各单位具体负责归口管理的相关资料及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按要求对本单位管辖的品质成本进行核算和报告,编制品质成本状况表,并于每季末报送财务单位。 5.1.2财务单位根据有关品质成本状况进行品质成本汇总及核算,并作出分析,提出初步品质成本分析报告。主要内容为:结合缺陷与缺陷原因报告费用的高低、经过及其分析情况。 5.1.3各相关单位收到财务单位初步品质成本分析报告后,要进行深入的技术分析,提出品质改进措施和建议,同时按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对有关单位归口管理的指标及经济效果进行考核。 5.2分析 5.2.1一般正常的最佳情况是如下((预防成本+鉴定成本)=X:((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Y)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NO:F-P-001 财务课 共3页之3页 X:Y X:Y X:Y X:Y X:Y 2 1.5 1 1 0.5 预防及鉴定成本花太多,应再作考虑。 尚可 佳 预防和鉴定成本不够应增加。 预防和鉴定成本严重不足,无法对新产品把关。 5.3拟定对策 5.3.1针对分析出来的各项结果,应予以整理,并提供给总经理及管理者代表,以了解目前品质成本的结构及状况,绘制成趋势图。 5.3.2当有预防和鉴定成本不足而造成产品无法有效把关时,应由相关单位提出改善措施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实施,以便能有效对产品把关,避免不合格品流出。 5.3.3确认:各项改善对策应加以确认,执行的方式只须看对策实施后的品质成本的结构即可了解管理者代表批准实施的措施是否有效,各项的内部、外部故障成本所占有比例是否下降。 5.

文档评论(0)

521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