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計分卡對我國中小學校績效管理的啟示.docVIP

平衡計分卡對我國中小學校績效管理的啟示.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衡計分卡對我國中小學校績效管理的啟示

平衡計分卡理論對我國中小學校務評鑑指標 建構的啟示 簡宏江 幼兒保育系專任講師 【摘 要】 我國自一九九年起,教育改革呼聲不斷,尤其在一九九五年四月「行政院教改會」所接櫫的「教育鬆綁」理念之下,「學校本位」與「市場化」成為學校教育改革的政策主軸。 然而,權力下放,並不必然導出績效。唯有落實績效管理,才能符應權責相符的原理,達成此波教育改革的目標。是以,「評鑑什麼」、「如何設計完整的評鑑指標」也就相當重要。本文旨在探討現行校務評鑑的實踐缺失,並引介平衡計分卡理論(Balanced Scorecard)為基礎,提出我國中小學校務評鑑指標建構的方向。至於本文結構,首先探討評鑑指標的意義與重要性;次則析論現行我國中小學的校務評鑑指標的問題,第三分析平衡計分卡理論的內涵;最後則剖析平衡計分卡理論對中小學校校務評鑑指標建構的啟示。 壹、前言 我國自一九九0年起,教育改革呼聲不斷,尤其在一九九五年四月「行政院教改會」所揭櫫的「教育鬆綁」理念之下,「學校本位」與「市場化」成為學校教育改革的主軸,其具體政策如下(簡宏江,2001): 1995.08.09教師法公佈施行,小學教師由派任制改為聘任制,並明定的教師權利義務,教師可以籌組教師組織,並有過半數的席位,參與教師評審委員會,使得傳統的學校權力運作面臨挑戰與衝擊。 1999.02.03國民教育法修正通過,規範中小學校長遴選並確立校務會議的定位,加速了校園的民主化,使得傳統一言堂的決策模式面臨多元競爭的挑戰。 1999.06.23.教育基本法公佈實施,揭示人民為教育權主體,重建教育體制,展現了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分權化、教育中立等基本精神,對於教育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其中第七條提供了學校「公辦民營」的法源基礎;第八條強調家長教育選擇權,這些對於傳統上的學校經營型態,產生莫大的衝擊。 2000.03.30起分階段公佈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新課程各學習階段暫行綱要,並宣示自九十學年度陸續開始實施。九年一貫新課程強調學校本位、課程統整、空白課程、能力本位及績效責任等理念,勢將顛覆舊有的課程安排及教學模式。 上述教育法令政策的制定與翻新,撼動了學校的底層結構,賦予學校更多的自主權能,使得學校組織在人事制度、權力運作、經費運用、課程與教學等面向,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希冀能解除科層體制對學校的束縛。 然而,權力下放,並不必然導出績效。唯有落實績效管理,才能符應權責相符的原理,達成此波教育改革的目標。是以,探討校務評鑑的實施,也就益形重要。至於本文結構,首先探討評鑑指標的意義與重要性;次則析論現行我國中小學的校務評鑑指標的問題,第三分析平衡計分卡理論的內涵;最後則剖析平衡計分卡理論對中小學校校務評鑑指標建構的啟示。 貳、評鑑指標的意義與重要性 Stufflebeam(1983:120)認為:「教育評鑑是一種有系統的資料蒐集,以協助決策者在多種可行的途徑中,選擇可行方案的歷程。」其又說:「評鑑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證明而是改進」(Stufflebeam,1983: 118),因此,藉由教育評鑑著重在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促使學校有系統地獲得以及使用評鑑結果的回饋,以供決策或促進其成長,提供及時的自我修正機制。 關於教育(評鑑)指標,郭昭佑(2000)指出:「教育指標係指一種統計測量、信號或指引,可了解並測量教育事務的質或量,其主要功能在陳述教育期望、管制教育評鑑品質,提供教育決策資訊及提供教育消費者選擇所需資訊的功能。」Carter al.(1992)(轉引自黃建銘,1999)並將評鑑指標分為三種類型: 一、規制性的績效指標:此類指標像是一個刻度盤(Dials),通常用於績效容易測量的組織,並已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可循,只要透過數量化計算,與所建立的標準加以對照後,即可知道績效的好壞。 二、描述性的績效指標:此類指標像是開罐器(Tinopener),組織無法經由直接地測量獲知績效好壞,只能藉由描述事實來反映績效狀況。 三、警示性的績效指標:此類指標像是警鈴(Alarmbells),是一種負向的績效指標,藉由指出組織「不應如何」而發揮指標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在於防止組織產生偏差的作為。 至於評鑑指標的重要性,Kaplan & Norton(1992:71)指出:「評估什麼,就得到什麼」。這句話即言簡意賅的道出評鑑指標的重要性。是以,想要導引學校發展的方向,促進學校的效能,那麼「評鑑什麼」、「如何設計完整的評鑑指標」也就相當重要。尤其目前整體教育環境已轉向民主化與多元化,校園權力結構重組,使得家長會及教師會能團結發聲,對於教育品質的需求日趨殷切;而政府再造風潮也吹向教育組織,希望能注入企業家精神,啟動「市場化」改革策略,要求績效責任。此外,國民教育法修正後,國民中小學校長任用由官派改為遴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