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疆场弯弓月是生死较量 流血的战争容不得一丝虚光.docVIP

第六章 疆场弯弓月是生死较量 流血的战争容不得一丝虚光.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疆场弯弓月是生死较量 流血的战争容不得一丝虚光.doc

第六章 疆场弯弓月是生死较量 流血的战争容不得一丝虚光   一   新世纪以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潮更加猛烈地冲击军事领域,风云骤变的如雷潮声此起彼伏,战争的硝烟星星点点在燃烧着,让各国军队不得不思考战争、模拟战争,军事演习成了另一种战争模式。   2009年,对中国军队而言,意义非凡。   这一年,单是被媒体公开报道的大型军事演习,全军达18次之多。也正因此,2009年的中国,被国内外媒体一致称为名副其实的“军演之年”。   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中国简报》刊文指出:从中国演习频率及范围来看,解放军的本质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美国战略新闻网2009年最后一天撰文说,中国典型的“红蓝对抗”军事演习,足以媲美美军和其他军事强国的演习。   置身于实战化训练的变革浪潮中,“叶挺独立团”不等不靠,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将一板板斧子砍向以往不同程度存在的“练为看、练为考、练为演”等不实训风。   这是笔者在“叶挺独立团”采访时无意间看到的士兵日记,日记的主人公是装步九连中士王志东。原文摘录如下:   4月14日,星期天。   今天,我在全团官兵面前出“洋相”了!   上午团里组织防护课目考核,这可是我的拿手绝活:全团最快戴防毒面具速度至今由我保持,6年未被打破,每次考核,我都是赛场上的“主角”,总能赢得新战士的“膜拜”。   9点20分,我最后一个到达考核现场,就在我检查装具准备上场时,现场组织的作训股王股长突然下达指令:考核地点,500米外的帐篷,奔袭前进!   “葫芦里卖的是啥药?”面对王股长的反常之举,我来不及脱掉迷彩钢盔,夹着防毒面具就往前冲,气喘吁吁赶到帐篷时,双脚还没有迈进去,就听到“考场在里面,快进去”的催促声。   钻到帐篷里,才发现里面弥漫着一股黄烟,异味一个劲儿地往鼻子里灌,呛得两眼流泪,咳嗽不止。“真有毒气!”反应过来后,我竟然忘记了随身携带的防毒面具,忘记了正在进行考核,狼狈不堪地从帐篷里窜了出来,呆在里面的时间不到20秒。   想不到竟然“栽”在自己的王牌课目上!考核结束后,看着那份刺眼的零分成绩单,我低下了高傲的头:没做好的原因,不是不会,而是根本没想到,这次考核真会有毒气!   原来,这是团里新建的“毒气方舱”,里面充进毒气,帆布密封,鼓风机吹风,进去呆上几分钟,谁是英雄谁是怂,一眼便能瞅出来。看来,考场上,毒气真的来了,“狼”真的就在身边,无处不在。   这篇士兵日记记录的事情虽小,却足以反映出“叶挺独立团”迈出的坚实一步:向“和平积习”开刀,向训练场上的不实之风说“不”!   我们先把目光投向80多年前。   1925年,独立团成立之初,为了建设一支最可靠、最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革命军队,叶挺团长经常说:“为什么要练兵?就是要把部队培养成顽强勇敢,不怕一切艰难险阻,能征善战的革命队伍!”   在叶挺的眼里,两军相争的战场上,能否征服敌对势力和各种艰难险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时训练中能否使部队磨练出钢铁般的意志、良好的体魄和高超的技能。他时常告诫手下官兵:“练兵场就是战场,上了练兵场,就是上了战场,丝毫马虎不得。”   独立团练兵多在南校场(即现在的西江体育场)。野外训练多在七星岩、北岭山、鼎湖山等险要地带。聚星桥,是进入七星岩的唯一通道;含珠径,是通过玉屏岩顶的咽喉,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独立团官兵经常分成两队,结合实战,在这些地带进行攻防对抗演习,反复演练,摸索出很多有效的攻防战术,为后来北伐战争中攻取素称天险的汀泗桥、贺胜桥打下坚实基础。   历史一页页地翻过。辉煌厚重的铁血征程告诉“叶挺独立团”官兵,只有时刻保持高度的战备状态,时刻想着打仗的事、务好打仗的活,做好各种战斗准备,才能把战争的猛兽挡在门外,把战争的威胁降到最低。   “长期不打仗,官兵容易滋生战备意识淡薄、训练脱离实战等‘和平积习’,腐蚀部队的战斗力。”对此,“叶挺独立团”政治处主任戎猛深有体会,这位来自古都开封的硕士研究生干部,自幼受到古都文化熏陶,曾先后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陆军指挥学院和国防大学等军队高等院校培训学习。他随口列出几个典型事例:参加实兵对抗演习,演习动员时,当听到“写遗书”后,官兵哄堂大笑;演习机动中,为了便于观察,很多官兵打开战车顶盖,站起来指挥行动,成为战时“活靶子”;一些干部长期习惯使用对讲机,让保密性更强、战时联络更通畅的车载电台形同虚设……   “和平积习是最危险的隐患。部队一旦形成了和平积习,就丢掉了打胜仗的前提。破除和平积习任重道远!”   “危不施训,险不练兵,夜不出行,能练好兵?训练当儿戏,演习如演戏,红胜蓝败天经地义,假打摆练搞形式,这些‘和平积习’藏在部队的各个角落,假在平时,伤在战时,真打起仗来要吃大亏!”   时刻盯着战场的团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