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成为一名涉外律师
如何成为一名涉外律师,以及如何学好法律英语
Richard Wang
April 13, 2015, London
【对应届生】多年前答主法学本科大学毕业时,通过校园招聘进入某知名两地上市民企集团国际法务部,担任涉外法务专员。当时的英语水平仅限于流利的口语(十几年周末外语辅导班的成果),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那时候在我们那种重点工科院校还不兴考托福雅思来证明英语成绩)。当初的HR推荐我进入国际法务部无非就是觉得我【四六级】都过了(最低门槛),【口语】挺唬人了,还有一定工科背景(制造业企业涉及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专利、商业秘密、质量责任等等,金融类的肯定也有金融背景的要求,以此类推),当然【司法考试】也过了,这个是硬性门槛。【入门】上班第一天,领导扔了个三页纸的英文MOU给我看,叫我大略翻译一下,查着字典搞了一下午,最后写出来的中文,连自己都看不明白。于是才知道法律英语,尤其是在法律文书中的语言习惯,跟日常学的英语绝对不是一回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海归在国外留学多年还是看不懂英文合同)。后来接受公司培训,每天看无数合同,每次看合同第一件事就是查单词(而且因为是制造业,涉及很多技术术语),一个字一个字的抠,合同里经常一句话十几行,主谓宾形状都得逐个挑出来,不然妥妥地看不懂。【基本功】那时候的顶头上司是一个美籍华人,对下属的职业素养要求十分严格,比如,进了办公室就不准说中文,所有邮件也必须写英文的,搞得下楼拿个快递也得跟她说下:“I need to go to the reception for my parcel.”三天两头凌晨起床去办公室跟米国客户电话会议(晨昏颠倒是做涉外法律的基本素养之一),这样搞了一年,终于能看明白主要类型的合同了,跟外国人说话也不卡壳了,英语基本可以作为工作语言了。【提升】然后跳槽去了某500强外企(穷疯了,没办法,奔着涨工资去的),被送去北京上海和国外总部培训,又搞了一年,逐渐搞明白合同的关键点应该怎么看(合同都是有结构性联系的,审阅合同需要技术和技巧)。【大幅提升】然后跳槽去了某老牌国企,开始上手金融项目,在外部律师的辅导下搞明白了很多融资合同的结构和原理(公司为此支付的律师费在六位数以上,美刀),几年时间,谈判(negotiate),审合同(review),改合同(amend),写合同(draft),上千个合同搞完了,基本能够驾轻就熟了(法律基本功与所从事的行业相结合)。【回炉】这时候发现光英语能力达标是不够了,需要学科背景(不然你法律专业的凭啥跟人家外语系的竞争?),所以就去英国留学。每天上课听个八分懂(金融法律专业需要很强的经济类学科背景,对于在国内法律本科通识教育的背景来说还是有很大知识缺口),下课玩儿命宅图书馆啃书,啃文献,Jstor、Google scholar、Westernlaw、Lexis这些学术和法律资源库轮着用(国内一些好一些的大学也会提供类似的资源)。语言依然是个问题(又是一大波新词汇,大量缩写,老师的口音等等),没事儿多跟同学聊天,在国外好一些的学校,读法律的中国人,尤其是金融法律类的其实很少,同学基本还是欧洲人为主(所以中国人多少也是判断学校好坏的一个参考因素,笑~),他们的英语都很不错,发音也很漂亮(大赞德国人和挪威人,英语说得比英国人好多了),多跟他们学习。通过这段时间的留学,专业背景得到了很大提升(针对自己从事的领域,比如我做金融的就学金融,有搞诉讼/仲裁的就选诉讼/仲裁的课,搞IP的就去IP最好的学校)。【总结】1、我进入涉外法律这个行业,算是机缘巧合,但也有一定代表性(代表in house lawyer,不是律所的律师,国内做涉外业务的律所并不太多,而且通常也会优先选择海归,海归基本不需要看这个答案),至少你得首先让HR感觉你靠谱,HR通常都是外行,不懂你法律知识的水品,只会看两样东西【口语流利】和【司法考试】,口语不成,基本连复试的机会都没了,司法考试没过你学毛的法律。当然现在很多大律所、大公司会要求海归背景、托福雅思成绩之类的,这个就没办法了,属于硬性条件,只能针对性地准备(个人经验:只有先入行,才有机会快速提升);2、合同是永远的基本功,我刚入行的时候美剧看多了,觉得诉讼律师英俊潇洒,对看合同这种苦差事很抵触,老板敲打我说:“你连合同都看不懂,上毛法庭。”后来合同搞得多了,不光是工作能够驾轻就熟,对交易的了解能够十分深入细致,就是在外面接个私活,帮别人写点基于英国法/香港法的英文合同,万儿八千的零花钱就进账了。当然也有副作用,就是写英文邮件、雅思写作考试什么的时候,习惯性地用长句、从句套从句,让对方看着很闹心,日常英语还是应该“simple direct”的;3、英语是在实践中学习的,纯背单词和纯做题是学不会的,能考上大学过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