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程施工课程设方案最终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施工课程设方案最终方案

工程施工 PAGE \* MERGEFORMAT 5 08级土木四班 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设计方案 (深基坑工程) 指导老师:田正宏 王永泉 小组成员:蒋如山 洪慧通 梁更新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二O一一年六月 某大型商场深基坑工程设计 及施工方案草案 1、项目概况 该大型商场工程项目,地上6层,地下2层(地下1层为商场营业层,地下2层为停车场)。需设计的为深基坑工程,该结构基础为东西方向长30m,南北方向长60m的混凝土筏板基础,其基础地面标高为-10.2m,基础板厚为1.0m~1.2m,地面标高为-0.5m。为施工操作方便,要求基坑地面每边留有距结构基础边2m的工作面。基坑南侧距施工围墙30m,并留有通向外侧公路的大门,其余三面距地面施工围墙均为10m。 基坑的平面图如左图,基础为30×60m,基坑为34×64m,总建筑面积为54×104m。 根据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有关资料: 地表层有1m厚的杂填土,其重度为18kN/m3,内摩擦角为5°,粘聚力为5kPa; 地表层1m以下为均质粉质粘土,其重度为19kN/m3,内摩擦角为20°,粘聚力为10kPa,渗透系数为0.08m/d; 若需降水,则降水后粘土层内重度为16kN/m3,摩擦角为24°,粘聚力为15kPa; 地下水位为-1.5m,地面考虑20kN/m3的均布荷载。 1-1设计方案 基坑支护形式:灌注桩加锚杆支护 该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取γ°=1.00。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以下简称《规程》),《3.3支护结构选型》第3.3.1条,结合该基坑工程的土质条件、场地条件等因素,采用排 灌注桩顶部冠梁取1000mm×800mm,包络住灌注桩,使之形成一个整体。 土方开挖:采用直壁开挖 由于没有采用放坡,施工时可直接开挖,这样既减少了施工量,还为坑外堆土、起重机的起吊、机械的进场、空间的调配等提供足够的作业空间。 降水、排水方式:井点降水加集水坑排水 根据《规程》8.3条,选用井点降水加回灌的降水方式,设计最低降水深度为0.5m,该点置于基坑底部中点下0.5m,标高-10.7m。 为了防止坑内明水以及突降暴雨的影响,在基坑内四周设置2m宽的积水坑,积水过大时进行抽水排水。 1-2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主要分为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平面布置、分项工程、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措施、安全要求和措施、环保要求和措施,各环节都需要严格按规范执行,确保质量和安全。 2、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4、《深基坑支护技术》厦门市建设委员会 主编 5、《地下工程支护结构》徐干成、白洪才等编著 6、《基坑工程》蒋国盛、李红民等编著 7、《简明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赵志缙,应惠清主编 8、《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详细图集-基坑支护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具体方案 第一部分、设计方案 降水后的地下水位计算 基坑开挖需开挖9.7m,降水需降至坑底中央底部0.5m。 基坑中的降水深度:S=10.2-1.5+0.5=9.2m; 井点管所需埋设深度为:H=10.2-0.5+0.5+16x1/10=11.8m 因此采用2.5型圆心式喷射井点,滤管长度1m,井点管长度12 m,环形布置,间距1m。 (图为降水后所取的近似水位线) 设计降水后水位在基坑中的中心部最高,最近离基坑底部0.5m,标高为-10.7m。由于抽水后地下水位曲线呈漏斗曲线,我们取坡度为i=1/10的直线近似代表该曲线,则水位线与挡土结构相交点距基坑底部距离为Hw 土压力设计计算 水平荷载标准值计算(根据朗肯主动力理论计算) eq \o\ac(○,1)各土层的参数: 杂填土层: c1=5KPa , φ1=5 Ka1=tan245°-φ1 降水前的粘土层:C2=10KPa, φ1=20° Ka2=tan245°-φ 降水后的粘土层:c2‘=16KPa,φ2 Ka2 eq \o\ac(○,2)计算步骤: e e ea2( 计算压应力为零点:当e h2为零点距杂填 e 根据《规程》第4.1.1条规定,基坑底面以下的主动土应力按矩形算: 基坑地面以上各层天然重度加权平均值γ e 基坑地面以下的地下水位以下的压力计算: e (主动土压力分布图) 水平抗力标准值计算(根据朗肯被动力理论计算) eq \o\ac(○,1)各土层的相关参数: 基坑底部以下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c2‘=16KPa,φ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wy2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