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精神分析批评
第六讲 精神分析批评 一、弗洛伊德(1856-1939)精神分析学说的几个术语 · 无意识/意识: 压抑:遗忘、忽略未解决的冲突、 未实现的欲望、创伤性事件; 升华: 超我—良知 自我—意识 本我—无意识 性/力比多:内驱力 生的欲望:爱欲,性 死的欲望:破坏性欲望 俄狄浦斯情结 心理过程 移情(transference): 病人将分析 时激起的情绪转向精神分析者; 投射(projection):将自身的欲望 和情绪(负面的)看做是内在于 别人; 屏蔽记忆(screen memory):琐碎, 偶然的记忆抹去了更为重要 的记忆;口误(行为倒错) 梦的工作: --移置(displacement)(换喻) --凝缩(condensation)(隐喻) --表象 --润饰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做什么? 在文学阐释中,他们将文学作品的“显在”(overt)内容与意识相连,将“隐蔽的”(covert)内容与无意识相连,并赋予后者以特权,认为后者才是作品的真实内容,并致力于分解“显在”和“隐蔽的”内容。 极力关注无意识动机和情感,判断它们属于作者,还是属于作品塑造的人物的。 展示文学作品中经典精神分析症候、状态(conditions)和阶段,比如婴儿情感和性发展中的口唇期、肛门期和生殖器期。 将精神分析概念大量应用到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史研究中。哈罗德·布鲁姆的著作《影响的焦虑》认为,每一代诗人都在其先辈的伟大影响下奋力寻找自己的身份,这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一种展现。 为文学作品确立一种“精神”语境,不惜牺牲社会或历史语境,认为个人的“心理剧”优于阶级斗争的“社会剧”。代与代之间的冲突、兄弟姊妹间的冲突、或个体不同欲望之间的冲突比社会阶级间的冲突更为突出。 · 拉康的“无意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 “精神分析在无意识中所发现的是整个语言结构” 拉康的“主体” --镜像阶段(6-18个月) --象征阶段 --真实域 拉康式批评家们做什么? 和弗洛伊德式批评家们一样,他们密切关注无意识动机和情绪,但不是挖掘作者和人物的无意识,而是探究文本自身的无意识,揭露意义的相互冲突的暗流,这一暗流就像潜伏在文本的“意识”之下的潜意识。这也是界定“解构”程序的另一种方式。 根据一系列更为广阔的拉康式观念,如缺失或欲望解读文本。 论证拉康式精神分析症候或阶段,如镜像阶段或无意识王国,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将文学文本看做拉康有关语言和无意识等观点的具体展现,特别是所指特有的(endemic)飘忽不定,以及无意识的核心地位。其后果就是偏好向文学再现规范提出挑战的反现实主义文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