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油用牡丹病虫害防治技术 牡丹常见病虫害有褐斑病、炭疽病、锈病、根部腐烂病及根瘤线虫病、天牛、红蜘蛛、金龟子、蝼蛄等,其中竭斑病、炭疽病、锈病为真菌病害。 五、油用牡丹病虫害防治技术 防治方法有: (l)牡丹生长期间,以临近发病期开始,每隔7—10天喷一次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连续喷3—5次,可抑制病害的发生蔓延;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与浇水,注意通风透光与夏季降温,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五、油用牡丹病虫害防治技术 (3)冬、春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减少菌源; (4)防治牡丹常见的叶斑病和其他叶部病害可用1000-1500倍苯醚甲环唑(敌萎丹) ,一般开花以后2周开始,每15-20天喷施一次,连续3次即可。牡丹展叶之后,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追肥。每15~20天,喷施一次400倍的磷酸二氢钾或其它叶面肥料。连续喷施3~5次。天牛、金龟子、蝼蛄可用40%乐果乳油或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或灌根部。 (5)病虫害防治要以早期预防为主,一旦有病虫害发生。要根据发生程度按上述用药剂量,适当缩短喷药间隔期,增加用药次数。 孟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4年8月 (一)综合防治技术 (一)综合防治技术 (一)综合防治技术 牡丹包括叶部病害和根部病害,叶部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炭疽病和红斑病;根部病害主要有紫纹羽病,根结线虫病和根腐病。叶部病害易造成叶片干枯、脱落,导致“秋发”,影响开花;根部病害易造成枝条细弱、干枯或根系腐烂,甚至整株死亡,根部病害是重要的出口检疫对象。 1 病原:牡丹枝孢菌(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 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叶柄、嫩叶。叶片感病,初期叶面产生浅褐色针尖状斑点,边缘不清晰,此后逐渐扩大成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的病斑,正面紫褐色,背面栗褐色,并且有深浅褐色交替的轮纹。 防治方法: ① 于秋冬季彻底清除田间的落叶、病枝,地面喷洒3°Be石硫合剂或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 ②牡丹地块高燥,土壤PH<7.5。 ③4月下旬—8月中下旬,每隔15—20天,喷施40%多菌灵胶悬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生长后期可适当增加喷施浓度。上述药剂可交替使用,与磷酸二氢钾、着剂混合喷施,效果更佳。 2 病原:一种是牡丹葡萄孢(Botrytis paeoniae Oadem),另一种是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 症状:其症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叶部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多发生于叶尖和叶缘,呈褐色或紫褐色,具不规则的轮纹。 防治方法: ①避免连作 ②植株栽植前用70%可湿性代森锰锌粉剂300倍液浸泡10—15分钟。 ③土壤处理,用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等量混合均匀,每平方米用药8—10克。 ④注意通风透光,适量施用氮肥,雨后及时排水,随时清除病叶、病株。 ⑤植株发病时可喷洒80%代森锌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速克灵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温室内发病初期可用烟雾法,选用45%百菌清烟剂、10%速克灵烟剂、15%克霉灵烟剂等,既省工,又不会增湿。 3 病原:主要有3种,牡丹环斑病毒(Peony ringspot virus),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牡丹曲叶病毒(Paeonia leaf carl virus)。 症状:因毒原不同症状略有差异,牡丹环斑病毒引起叶片产生深绿和浅绿相间的同心轮纹圆斑,并有小坏死斑,病株不矮化;烟草脆裂病毒产生大小不一的环斑或轮斑,但有时也出现不规则形病斑;牡丹曲叶病毒引起植株明显矮化,下部枝条细弱或扭曲,叶片黄化卷曲。 防治方法: ①发现蚜虫,马上防治。 ②清除病株,或深埋,或焚烧。 ③建立无病毒母本园,以无病毒植株做繁殖材料。 ④喷洒7.5%克毒灵水剂,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200倍液,效果较好。 4 病原:有两种,芍药白粉菌(Erysiphe paeoniae),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 DC.) 症状:开始时在叶丛间叶面或茎枝上出现白色霉点,后向叶两面及叶柄上扩展形成污白色粉层,后期在粉层上散有许多黑色小点,即病原菌闭囊壳,蓼白粉菌为害牡丹时,叶片、叶柄覆盖一白粉薄层,常呈圆形,后期其中生黑色小颗粒,即病菌闭囊壳,严重时病斑褪绿变黄,叶片易脱落。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20%三唑酮600倍液,半月1次,连续喷2次。 5 病原:松芍柱锈菌( Cronratium flaccid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