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视镜设计指南容0310
1、简要说明
在轿车上后视镜主要分为内视镜和外视镜,属于法规件和安全件,用于实现整车视野功能。在后视镜中,镜片属于关键件,镜片的合理选用是保证外后视镜视野范围的有力保证。主要采用平面镜、球面镜和双曲率镜三大系列。例如:
S11车左镜片采用平面镜:
优点在于后视物体无失真,能真实反映车后物体的真实外形及实际距离;
缺点是后视范围较小,造成过多的视觉盲区。
A11车左镜片采用球面镜,曲率半径1200mm:
特点是后视物体缩小,后视范围增大,但不能真实的反映车后物体的大小及实际距离。国家规定当确定曲率半径1200mm时,失真误差应小于0.15Ra。
B11车左镜片采用双曲率镜:
它弥补了平面镜后方视野过小,球面镜反映视野不真实的不足,它的球面部分采用较大的曲率半径的设计,一般选用SR2000基本上解决了失真问题,即满足了国家法规要求,又解决了盲区问题。在镜片的设计上采用分界线的办法来警示司机变曲率仅供观察车后大致情况。制造工艺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内视镜的镜片选用,可采用非防眩目的平面镜和可遮蔽的光楔镜两种。
其中可遮蔽的光楔镜设计有楔形角,用于调节后视镜反射光线的反射角,以此达到防止光线过强刺眼的问题。一般情况,楔形角按图纸要求,若图纸没有说明按3°±10′。
2、设计构想
1、后视镜是车身的安全法规件,其开发周期如下表:
2、后视镜安装点布置应该注意的问题
后视镜安装点的布置要根据内外钣金来定,距离周边倒圆角(圆角半径是8毫米)的地方距离最少是5毫米。
螺栓安装点之间的距离最少是40-50毫米
螺栓的高度最少是15-20毫米,如果加嵌件的话,应该最少是20毫米,最大是30毫米,如果太高的话,最好在下面掏空,(S11三角块的螺栓为例)以防止缩水,(另外三角块的设计,在安装点上也有类似的高度,为了防止缩水,下面的料厚少一点),后视镜的安装面最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这样有利于钣金面制作
目前后视镜的安装方式是:B11用M6螺栓(B11-8202011)T11用 Q1840616螺栓。A21用双头螺栓。对于双头螺栓要选用螺母,双头螺栓直接嵌在镜子里面,主要适用于比较轻的镜子,装配比较简单,但是不适用于安装点露出来的镜子(影响外观);
后视镜安装点的布置应该考虑内三角块安装点的布置,后视镜安装点最好能被内三角块遮住,这样当门打开的时候,也不至于露出来;
在钣金上开孔的话,1:开工艺孔。首先要考虑工具的大小,给工具留单边间隙2.5毫米一般情况下,开安装孔,给螺栓留单边间隙0.5毫米,开过孔留单边间隙1毫米;
在钣金上除了开安装孔,还要开走线的孔(对于电动后视镜),如果是考虑手动的话,开26毫米。开此孔的时候,需要在内外以及加强板上面都需要开孔,这三个孔的位置尽量靠在一起,这样有利于装配。在外板上开孔,要注意看后视镜的手柄有没有跟外板干涉。
在后视镜上面除了开这些孔之外,一般情况下加一个定位孔,有利于安装(以T11为例);
对于工具的知识:工具分两种:1:螺钉刀头2:螺母套筒。工具分为连杆,套筒,还有枪,两种使用的枪是一样的,连杆的长度有10.20.25.50.75.100毫米不等;
3、后视镜的调节
电动调节,通过调节开关实现;
对于手动后视镜,有两种方式:1:是连杆式的(A11手动为例)2:是拉锁式的。连杆式和拉锁式的有什么区别,连杆式的比较陈旧,现在大多是用拉锁式的。连杆的要求手柄和后视镜的安装位置在同一个高度。当然根据法规要求,手柄的移动与镜子玻璃移动的一致性:空行程最大±3°
4、国标规定
1)外后视镜的曲率要求及视野校核
a、对外后视镜的玻璃镜面的要求:ECE和CHN:R≥1200(已开发车型) R≥1800(后续车型);USA:左镜平面,右镜无要求。
b、对外后视镜的视野的要求:具体分析见下图:
b.1 中国的要求(中国法规见GB 15084):(欧洲标准同国标))
b.1.1驾驶员一侧外后视镜的视野。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5m的视野区域,其右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左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眼点后10 m处延伸至地平线(见图8a、图8b)
b.1.2乘客一侧外后视镜的视野。
A、总质量小于2000kg的M1和N1类汽车,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4m的视野区域,其左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右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20 m处延伸至地平线。
B、对总质量大于或等于2000 kg的M1和NI类汽车,以及其他M和N类汽车,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3.5m的视野区域,其左边与汽车纵向基准面平行,且与汽车右边最外侧点相切,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30 m处延伸至地平线。此外,驾驶员借助外后视镜还必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项目运营可行性报告.docx
- 离散数学(第2版)(屈婉玲)习题解答.pdf
- GB∕T 7596-2017 电厂运行中矿物涡轮机油质量(高清版).pdf
- T_CCTAS 151—2024(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内部状况三维探地雷达快速检测规程).pdf VIP
- 《GBT 42062-2022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最新解读.pptx
- 典范英语二年级下册Lesson25 Midge in hospital 课件.pptx
- GB/T 18883-202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pdf
- 《数学思想与方法》形考任务-案例分析.docx VIP
- Unit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docx
- 浅析汪曾祺鸡鸭名家艺术特色.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