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教学中国民族管弦乐及小品系列.doc

教育教学中国民族管弦乐及小品系列.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民族管弦乐及小品系列-管弦丝竹知多少 专辑英文名:?Instrumental Guide to the Chinese Orchestra 艺术家:?雨果唱片 音乐类型:?民乐 资源格式:?APE 版本:?[关乃忠 KWAN Nai-chung] 发行时间:?1993年 地区:?大陆,香港 简介:? 出版发行:雨果唱片 唱片编号:HRP766–2 作曲:关乃忠、陈能济 演奏:台湾高雄市国乐团 指挥:关乃忠 双千斤板胡独奏:丁鲁峰 资源出处(Credit):MU网盘 专辑介绍:   这是香港雨果唱片公司与高雄市实验国乐团合作的第一张唱片。1993年一推出就获得了极高的评价。随着这张唱片的流通,两岸三地对台湾的国乐水准自此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这张唱片从选曲、音乐诠释、演奏默契、录音,都很难挑剔。   在雨果公司录制的众多优秀民族器乐曲中,《管弦丝竹知多少》是一张十分难得的CD唱片,有人诩其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一部百科全书,我并不以为过。   编号HRP766–2的这张唱碟收有《山地印象》、《原乡与本士》、《管弦丝竹知多少》三首大型民乐合奏曲,均由关乃忠指挥台湾高雄市国乐团演奏,总长时间68分49秒。   令人称道的是,三首曲目分别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魅力。其中,第一首的双千斤板胡协奏曲《山地印象》和第三首的《管弦丝竹知多少》为关乃忠作曲,第二首的音乐卷集《原乡与本土》则系陈能济作曲。   曾担任东方歌舞团、中国歌舞团的关乃忠先生,于1990年夏应邀赴台湾指挥演出期间得以有缘游览阿里山全景,受其秀丽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启发感染继而萌发《山地印象》创作动机。   该协奏曲别具一格地采用了民族改良乐器“双千斤板胡”来担纲主旋独奏(由关乃忠好友丁鲁峰操琴),出神入化的表现出了作者所要描述的艺术心境,从而使得该创作曲目的演出最终获得了中外音乐界权威人士的极度好评和爱好民乐的人士欢迎。   由陈能济先生创作的《原乡与本土》,也以台湾音乐素材构成,全曲以台湾传统音乐基调为主,并以回旋格式完成。由于该曲创作手法新颖独到,表现风格自成一派,并擅长将地方传统音乐赋于新的时代气息。因而作品演出后,既被音乐界视为是台湾本土音乐以现代民乐表现形式的成功典范。   不过从个人的欣赏习惯或审美角度来评价,我以为无论是在曲调结构的完美度和音乐的优美性以及普及民乐的广度方面,该碟第三曲的《管弦丝竹知多少》当属力作。   该曲的创作背景可追朔至1985年,当时的香港中乐团特邀作曲家关乃忠指挥两场专为青少年学生演奏的音乐会,为了让香港的青年人能对本民族的演奏乐器及其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有更多了解,曲作者特别以江苏民歌《茉莉花》为创作素材而编写了这首民族器乐合奏曲。   在中国,以《茉莉花》命名的地方民歌极为多见,如东北《茉莉花》、河北《茉莉花》、云南《茉莉花》等等,但其中尤以江苏《茉莉花》旋律优美动听和极易上口最富盛名,该名歌曾多次被改编成钢琴小品、小提琴独奏及各种民族器乐独奏、合奏曲和电影插曲(如香港电影《三笑》),因此在中国各地被广为流传而家喻户晓,其知名度之高、影响之大甚至在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著名歌剧–《杜兰朵》中也能耳闻。   《管弦丝竹知多少》的曲调结构是在《茉莉花》的基调上衍变而成,乐曲风格仍承袭中国民乐传统创作手法,即:主旋引子抒情渐入–轮奏、变奏层次展开–主旋高潮抒情尾声,整首乐曲是以浓郁的江苏民歌风格打动人心。   乐曲的引子部分由梆笛率先吹出活泼、灵巧的自由节奏音型,旋即鱼贯引出乐队众星捧月般的协奏,从而为我们描绘出了一道小桥流水般的江南水乡景色……。随后,作曲家将整曲分割成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拉弦乐器、尾声五个段落部分,并衔接自如地将不同风格乐器的演奏以首尾相顾的独奏、协奏、合奏表现手法向听众作了逐一交待。乐曲的尾声部高潮段落管钟齐呜、弓弦同操,演奏场面大气恢宏颇为愉悦人心。   担任该乐曲演奏的台湾高雄市国乐团(即民族乐团),建团以来一直坚持以宏扬中国民族音乐为宗旨,并曾于1990年9月应邀赴北京参加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演出而首开两岸文化交流之先河。   在演奏风格上该乐团具有传统、细腻、高雅之特征。此外,该乐团的规模隶属中型民族乐团编制,除常规乐器基本配备外,关键声部的乐器编制均得以加强如:吹管乐–竹笛四只、唢呐三只、笙两只;弹拨乐–琵琶两把、扬琴两台、阮四把、筝两台;拉弦乐–高胡四把、革胡四把、低音革胡三把、二胡七把、中胡四把;打击乐–大锣两面以及排钟、排鼓、定音鼓、钢片琴、木琴、巴乌等。   《管弦丝竹知多少》的成功之处在于曲作者擅长将不同音型节奏、音乐语言、情感表达分别以最适合演奏表现的乐器一一呈现在听众的面前,如曲笛的优雅自如、管子的哀怨凄美、唢呐的高亢嘹亮、琵琶的丝

文档评论(0)

taotao0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