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填空题复习 1840-1842鸦片战争 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1842年8月,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林则徐著作《四洲志》,是中国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 魏源编成中国第一部世界史地著作《海国图志》提出中心论点“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是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此开始了 1853年太平军完全占领南京。洪秀全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颁发《天朝田亩制度》 定都天京后,1853年5月太平军举行了北伐(林凤祥和李开芳率领)和西征。北伐的目的是直捣清朝的都城北京,西征的目的是确保天京,夺取安庆、九江、武昌这三大军事据点,控制长江中游,发展在南中国的势力 1856年是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856年秋天,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天京变乱。(由盛转衰的标志) 洪仁玕著的《资政新篇》,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年,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参加侵华战争。 1858年,与英、法、俄、美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开放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承认鸦片合法化) 1858年与俄签订《爱珲条约》(东北),是中国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万平方公里。 1864《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西北地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门户进一步被打开,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总理衙门,驾于六部之上。 1861-1894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运动兴起,提出“自强”、“求富”,中心内容“练兵制器”。 1861年,曾国藩创建安庆军械所,第一个仿制西洋武器的军事工业。 李鸿章开办轮船招商局,第一个近代民用企业。 1862年奕奏设同文馆。 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厂方言馆,后来改为江南制造局的附属机构。 19世纪4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边疆危机(19世纪70年代) 西北:俄国利用阿古柏时间侵占伊犁地区。 东南:日本以琉球船民被台湾高山族人杀死为借口在台湾登入。 西南:英国借口“马嘉理事件”签订《烟台条约》。西南边疆门户被打开了。 1883-1885中法战争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 1884年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向法国宣战。 1885年,冯子材在镇南关大破法军,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我国正规军对外国侵略军打的第一个大胜仗。(镇南关大捷) 1885年6月,清政府以胜求和,签订《中法新约》,打开中国西南门户。 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日本挑起战争 1895年,丁汝昌自杀殉国,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覆灭,洋务运动破产。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 变法维新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 康有为办强学会。谭嗣同办时务学堂、南学会。 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设立农工商总局、允许臣民上书言事),实行变法。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谭嗣同等六人遇难,史称“戊戌六君子”。 义和团运动 1899年爆发,起于山东,盛于直隶。口号“扶清灭洋”。 1900年英、法、美、德、意、日、俄、奥进攻北京。 1901年《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亥革命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在南京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宪法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前后的中国 1913年,为了“讨袁”,爆发了“二次革命”,但革命以失败告终 1915年,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爆发了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发生了“府院之争”(府:黎元洪的总统府,院:段祺瑞的国务院) 段祺瑞专制卖国,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1917年孙中山发起了“护法运动” 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办《新青年》 、高举两大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提出口号:民主与科学 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初期活动 1921年7月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

文档评论(0)

taotao0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