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选修中国政治制度史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内容 三、政治制度史 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四、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概况 五、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成功经验 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 1、政治与政治制度的概念 政治——管理国家事务的行为和活动。 政治制度——统治阶级(统治集团)通过对政权的控制,以国家名义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合。 2、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 历史上自国家产生以来的政治制度:起源、发展、变化及其规律。 二、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内容 1、国体 国家的本质,国家的阶级属性。 国家的本质是由那些在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来决定的。 历史上的中国国体经历的阶段: 2、政体 关于政体的概念 国家形式: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 形式组织国家政权机关,进行自己的统治。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国家政权组织的构成方式及基本原则 (2)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几个术语的概念 单一制国家——由分层级的行政区域组成的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有统一的宪法、统一的立法机关、统一的中央政府;国家内部分层级划分行政区域,设置行政机构。中央政府行使国家权力,地方政府行使中央政府所赋予的地区管理权。 复合制国家——是指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如州、邦、共和国)联合组成的主权国家或国家联盟。各部分的权力是独立的,不是国家所赋予。 联邦制国家——若干政治实体结合组成一个具有主权性质的“独立国家”。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和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联邦政府在国际交往中代表国家。联邦各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联邦政府与联邦各组成单位的权力由联邦宪法明确约定,双方均不得超越。联邦政府与各州或邦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美国、德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属于此种。 邦联制国家——若干独立的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联盟体。邦联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联盟”。各成员国是独立国家,邦联本身不是主权国家。是一种松散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标准的邦联是塞内加尔和冈比亚组成的塞内冈比亚邦联。如欧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具有邦联属性。 (3)国家治理形式 统治手段和管理方法,即治国之道。 国家治理形式的分类:民主治理形式;专制独裁治理形式。 古代中国国家治理形式的内容: 分土而治——分民而治 民政、军事、监察的事务性分工 决策——执行——监督的流程式分工 秦汉的君主丞相制——隋唐宋元的君主宰辅制——明清的绝对君主制。 直接统治——间接控制(羁縻)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政体丰富多变,这是因为一定的阶级以何种方式组织国家政权,进行统治,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例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阶级关系以及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甚至国家关系等等。 4、小结 国体研究的内容:社会结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 政体研究的内容:国家组织形式、结构形式、治理形式。 本课程学习研究的重点:政体 一、国家政体的发展及演变问题。 二、中央、地方国家组织的职能与运作。 三、官吏的选任制度。 四、国家监察制度。 三、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1、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方法 2、意义 学术意义 现实社会意义 四、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概况 1、古代的研究及其特点 著述最多:正史、政书、会要、会典、专门著作、类书。 历代著录政治制度的文献偏重于官制 历代关于政治制度的考索侧重于对官制作某些静态的考证 2、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总体特点 运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 (1)起步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一二十年代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体进化史论》 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殷周制度论》 ;郭沫若、王亚南。 (2)初步繁荣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西方资产阶级进化史观和实证方法、中国传统史学方法齐头并进。 代表成果: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出现了一批成果:论文600篇以上,专著近40部 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局限 (1)研究内容:仍以官制为主,旁及政体、皇帝制度、行政制度、法律、军事、考试、人事、宗法、礼仪等方面。 (2)研究方法:基本上是按照历史学的规范,以史实的考证、综述、评介等方式,阐明各项典章制度的起源与演化,较少从政治学的角度考察历代政治制度的形态、实质、机制与得失。 3、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1)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 :相对沉寂阶段 政治学被斥为伪科学。 政治制度史研究局限在历史学领域。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某项典章制度的形成、演变进行考察,注重其阶级实质与社会后果的分析,缺少从政治学角度研究制度的运行机制。

文档评论(0)

taotao0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