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㈠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㈡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 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几个重要概念 ★新民主主义社会 有二阶段:解放前(局部)、后 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过渡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过渡时期是个新概念 马恩 中共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三总路线之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内部关系:工业化是主体 三大改造是两翼 自学:总路线反映历史必然 提示:与社会过渡的必然性、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或过渡性逻辑一致 ★ 工业化必要性 私有制阻碍作用 过渡四条件 ㈠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1.五种经济成分中,社会主义经济起决定作用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现代经济80%) 半社会主义合作社(向社会主义过渡) 劳动者的个体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个体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2.三种阶级力量中,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工人阶级占领导地位 ★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工人阶级 个体经济 农民及小资产阶级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资产阶级 3.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中占指导地位 ★ 4.社会主义国家援助,帝国主义国家打击 ㈡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 1.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紧密衔接,毫不停顿 ★希望注意中国革命两步走的关系(革命规律) ★不停顿的基础:第一步中有社会主义因素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来源于第一步中的社会主义因素 2.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改造促进建设,不准破坏生产力 ▲建设促进改造,巩固改造成果 ★请注意革命和改良(建设)的关系,革命为了建设,不排斥建设 ★革命和建设并举的条件:革命任务艰巨程度较低;党的政策正确 3.革命手段比较缓和 ▲不剥夺农民和手工业者,和平赎买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二者性质不同) ▲改造步骤多 ▲强调政治思想工作 4.人的改造和所有制改造相结合 ★二者互相促进 ★两种人的改造性质不同,一是消灭,一是提高 ★两种人的改造都有阶级特性的内在基础革命实践的历史基础 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以自学为主) 1.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2.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生曲折的必然性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前景 * * 封建社会 欧洲 中国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 新民主主义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过渡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发达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过渡时期 必要性 可能性 社会主义经济 全社会主义 半社会主义 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主义经济优势 工人阶级领导 马克思主义指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共产主义 部分社会主义因素 主体社会主义因素 统治的社会主义因素 完全社会主义因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选修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ppt
- 大学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儒道互补.ppt
- 大学选修中外文化交流20895.ppt
- 大学选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考情.ppt
- 大学选修外国经济史第三章.ppt
- 历史人文之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历史,3-6-36.ppt
- 大学选修专题四2-4-1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 大学选修西方伦理学10050.ppt
- 大学选修西方伦理学.ppt
- 大学选修中国汉民族音乐.ppt
- 高中物理实验操作国家课程校本化教学反思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的情境模拟方法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人工造林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 第二次联合测评语文试卷及答案.pdf
- 初中体育特色课程与学校体育课程整合的创新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跨学科视角下初中历史作业创新模式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基于遥感图像的城市规划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生活情境在初中法治教育教学中的整合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语文课堂文学创作教学策略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篮球训练中儿童生长发育与损伤预防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