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8 章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前,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局部地区建立起来的,这就是当时的各个解放区。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论述了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及其途径。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新中国初期三年农业经济恢复 基本生产资料严重不足,生产资金匮乏,农业再生产十分困难,经济走向崩溃的深渊。帝国主义的预言家们曾说,中国共产党尽管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在经济上要吃败仗,更解决不了四、五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建国初期中国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有力地击破了帝国主义的预言家们的谎言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概括地说,就是“一化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莫斯科,1950年2月两国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双方建立起政治和军事同盟关系。这符合中国的切实利益,更符合苏联的战略利益。 斯大林:问题不仅在于这种帮助是极度便宜的,技术上是头等的。问题首先在于这种合作的基础,是互相帮助和求得共同经济高涨的真诚愿望。复兴之路3_中国新生.rmvb 1954年9月29日Н.Ч.赫鲁晓夫访华,10月11日两国政府签订《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定》,推动了中苏有规模、有计划的科学技术合作 新中国经济建设与苏联经济技术援助 按照苏联模式,发展重工业、农业合作化 “一化三改造”+大型骨干工程建设 苏联援助中国建设工业项目156个,即“156”项苏联帮助中国进行122个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即“122”项 派遣苏联专家顾问18000人次 帮助中国培养留学生2万以上 中苏科学研究机构建立直接联系 中国获得国外贷款总计达36.4亿元。 0复兴之路3_中国新生.rmvb 新中国初期对苏联农业机械技术引进特点与绩效《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 《中国农史》,2006年第4期 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影响研究 , 《求索》, 2009年第3期 新中国初期苏联援建友谊农场的积极意义 《中国农学通报》, 2007年第4期 苏联技术向中国转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科学学研究》, 2004年第2期 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2,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3,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4,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次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3复兴之路3_中国新生.rmvb 第一, 所有制结构的改革突破了单一公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发展的局面。 第二,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使政府和企业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第三,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国民经济开始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朝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变。 方针: 在推进手工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组织形式: 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 完成: 到1956年底,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手工业的合作也基本完成了。 4、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 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的政策。 采取这样的政策,既可以在一定时期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作用,又有利于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并减少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 1、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了。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最主要的标志。 1、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0 6.9 资本主义经济 7.1 71.8 个体经济 7.3 0.7 公私合营经济 53.4 1.5 合作经济 32.2 19.1 国营经济 1956年 1952年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宋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县纪委监委关于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的工作汇报.docx VIP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单招复习题库(中职毕业生)-畜禽智能化养殖、宠物养护与训导、宠物医疗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 (判断题80道).docx
- 危重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完整版.pptx VIP
- 高一语文《哦-香雪》教学课件-课件.ppt VIP
- 4.5小数的近似数(拔高作业)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docx VIP
- 厂房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 VIP
- 20220308工程建设公司SAP PS整体解决方案.pptx VIP
- 4.5小数的近似数(中等作业)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docx VIP
- 浅谈现代初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意义.doc
-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