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上第一章.doc
九上第一章
1.浩瀚的宇宙
第一章 银河系与宇宙
1.1恒星的一生
恒星大家族
1.红巨星比太阳的体积 ,密度 ,表面温度 呈 色。
2.白矮星、中子星等体积 ,但密度 。黑洞具有 的质量,密度更是
惊人。
3.恒星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其中900/0的恒星体积与 差不多。一般认为,恒星之间的质量差异在 倍以内。比较而言, 和 的差异要大得多。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天文仪器进行 的国家之一。其中尤以 最古老而又最简便。
5.早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殷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 的纪载。在汉代以后的记载中,将其称为 或 。
6.霍金的宇宙边界设想认为:宇宙是 的,宇宙不是可以任意赋予 或 的一般系统。宇宙的演化有 种结局:它可以永远的 下去,或者它会 且在大挤压处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洞黑乎乎的,什么物质都没有,因此没有质量
B.白矮星是恒星
C.中子星是行星
D.白矮星体积很小,所以质量和密度都比太阳小。
8.体积比太阳大的天体是( )
A.白矮星 B.红巨星 C.中子星 D.金星
9.圭表是我国古代的杰出成果之一,它的用途是( )
A.用来推断二十四节气
B.用于测定太阳和月球的视运动
C.用于观测金星的运动
D.用于发现新的天体
10.关于霍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74年他是英国皇家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
B.他曾担任剑桥大学数学讲座教授
C.他在天文学、宇宙学和物理学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D.他曾在卢卡斯学院担任天文学教授
1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著名美籍印度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指出,质量大的恒星,在其后期也会不断收缩,直到半径只剩下几公里。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黑洞的星体。钱德拉塞卡的精确预言使他荣获了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黑洞是巨大恒星在其后期内爆、坍缩而形成的一种天体。在黑洞中。物质被极度压缩,由于它的密度极大,于是其周围形成了巨大的重力场;凡是被吸物质都无法逃遁,它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即使光也难从黑洞中逸出,所以,那里没有光线射出,黑洞由此得名。
黑洞的引力非常大,即使是速度达到极限30万千米/秒的光也逃离不出它的引力。黑洞是一种神奇的天体。黑洞周围的空间和时间与我们地球周围的空间和时间完全不同。黑洞周围的空间是弯曲的,于是,发出光线转个弯又回到黑洞,黑洞周围的时钟走得也比通常地球上的钟要慢。地球钟走2秒、4秒,而黑洞钟才走1秒,越接近黑洞钟走得越慢。到了黑洞,钟无限慢,以至我们无限地等待也见不到有东西从黑洞中跑出来。
既然黑洞看不见、天文学家又怎么能发现它的存在呢?原来,黑洞都存在一个视界面,视界内所有信息传播不出,但视界外,由于黑洞巨大引力作用,可把周围天体吸向它们,天体在被吸进的过程中速度明显加快,这好比平静的河面上水流平稳,一旦某处出现了旋涡,其四周的水流被吸进,速度明显加快的道理完全相同。天文学家观察发现,银河系核心周围的区域中,恒星运行的速度明显加速,表明它们被拉向某种引力巨大的地方,那就是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此外,许多河外星系核都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黑洞发不出光线,但它却可以辐射X射线。X射线就是人们胸透时所线、人眼看不到,但用仪器可以探测出来。有些人造卫星升天都携带探测X射线的设备,其中一个任务就是寻找黑洞的X射线源。至今已发现了有许多这种X射线源,其中最有可能成为黑洞的,是在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称为天鹅座的一个射线源。2005年3月3日星期四 CCTV—10《探索和发现》栏目播出《天地大冲撞》中报道:2004年8月12日在新西兰发现一块有40年历史的陨石,科学家发现陨石中有类氨基酸等物质存在,这些东西是生命起源的必要条件。科学家指出威胁人类安全的20大危险之首是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为了人类的安全,科学家提出了两套防范预案:利用巨大的能量(如核能)改变其运行轨道;或利用更大的能量直接炸毁它。也有科学家提出利用反物质湮灭它,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网络法律竞赛new.doc
- 贵州民族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生龙荣发毕业论文.doc
- SCI写作攻略new.doc
- 校园广播站记录表2.doc
- 大学物理机械能和功习题答案new.doc
- 土木工程考研选择.doc
- 宪法与网络new.doc
- 南京人口学院英语(经贸)专科专业教学计划new.doc
- 计算机网络安全38240.doc
- 2010年1月6日 大学排名.doc1.doc
- GB/T 45498.2-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2部分:应用规范.pdf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3-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3部分:安全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接头 第2部分:24°锥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