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秘中国南极内陆考察队
中国北极黄河站,简称黄河站,是中国在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建立于2004年7月28日,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建成
中国南极昆仑站英姿初现
南极昆仑站建成位于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胡锦涛致电热烈祝贺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越冬队员陆续撤离中山站
中新社南极中山站2月11日电 “在特别困难的时候,尤其是极夜的时候,特别希望能有一架直升飞机把我们接走,把我们送上回家的旅程。”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越冬队员、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李荣滨10日在中山站停机坪前等待直升飞机时对中新社记者说。
在中国南极中山站坚守了430多个日夜之后,中国第27次第一批9名越冬队员于当地时间10下午乘直升飞机撤离中山站,他们将搭乘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返回国内。
“非常清楚地记得2011年2月26日这一天,结束第27次南极度夏考察任务的雪龙船撤离中山站启程回国,只留下我们17名越冬队员坚守中山站。”李荣滨说,“在中山站越冬期间经历很多想家的时候,感觉特别寂寞、单调和枯燥,风景也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这几天,想到就要离别,想到以后没有机会再来中山站,对这片熟悉的地方心里面觉得特别不舍,希望下次能再来南极,再来看看这里的一山一水。”
1987年出生的李荣滨是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越冬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名,2010年12月5日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说起漫漫极夜和远离亲人的孤独与寂寞,李荣滨说,“去年5月1日,进入极夜的前夕,到海冰上拍照。当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觉得如果在海冰上一直向北走就能走到家。”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荣滨说,“当时把站长吓坏了,赶紧找人看着我,当时就是特别想家,但并没有真的要从茫茫的海冰上走回去。”
今年55岁的王刚毅是第27次南极考察越冬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这位背着照相机、踏遍了中山站附近每个山头的自称“快乐老王”的王刚毅,是中山站的水暖工。儿子王博作为24次考察队员来到南极,由关注儿子开始关注南极考察,并被南极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吸引,并于3年后,追随儿子的脚步随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踏上了南极之旅。
在南极期间老王建立了博客,每天会把不同的南极风光照片发到网上。说起自己“快乐的秘诀”,老王说,“自己的母亲、妻子身体都很好,儿子也已成年并参加工作,家里没有太多牵挂。”
2月10日,老王留下了上船前最后一篇博客:昨天因为下大雪,没能上船,今天起床看见风特别大,飞机暂时不能起飞。现在利用时间上网,每次写日志都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已经安排我们上船了,而现在却是天在挽留我们,也许是让我们再多看一眼中山站,多看一眼这块让我们留念土地。
目前,雪龙船停泊在中山站附近的普里兹湾海域。10日下午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领队李院生、雪龙船船长沈权等乘直升飞机在中山站上空进行海冰情况探查和巡视,积极筹备第二阶段海上卸货。由于乱冰山倾覆在碎裂的海冰上,小艇海上卸货存在挑战。11日中午开始,在雪龙船和中山站的配合下,第27次南极考察中山站站长赵勇等驾驶着小艇,继续探查中山站附近海冰情况,积极寻找海上卸货路线。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凯旋抵达上海
2012年04月08日 15: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4)
2
????4月8日,历时163天,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完成各项考察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此次,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共执行了47项科学考察和工程建设以及后勤保障任务,其中在深冰新项目、天文领域都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并完成首次南极半岛的专项调查,其中在昆仑站顺利完成了中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的安装。汤彦俊 摄??
中新社“雪龙”号4月8日电(记者 阮煜琳 宗晨亮)历经163天的惊涛骇浪和风雪洗礼,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了各项考察任务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5日返回国内,并于8日停靠上海国内基地码头。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共执行了31项科学考察项目,以及16项工程建设和后勤保障任务。在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上的昆仑站,圆满完成了120米的冰芯钻探,以及中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的安装与调试。在风高浪急的南极半岛海域,首次进行了中国“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专项”。在冰川、天文、大洋等领域的科学考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自2011年10月29日从上海启航,先后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三次停靠外港进行油水和物资补给,总航行2.84万海里,历时163天。此外,“雪龙”号先后四次成功穿越西风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