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官厅镇巴西菇栽培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水县官厅镇巴西菇栽培技术.doc

建水县官厅镇巴西菇栽培技术 摘要 从场地选择、材料准备、搭建菇棚、堆制培养料、菇棚消毒、生长期管理、收菇等方面总结了在建水县官厅镇大棚种植巴西菇的栽培技术,以为巴西菇在当地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巴西菇;栽培技术;云南建水;官厅镇 中图分类号 S646.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120-01 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水县官厅镇引进巴西菇种植项目,项目实施地位于官厅镇龙潭村,以龙潭为发展中心带动周围的村寨发展。经过2年的种植实践和摸索,总结出一套巴西菇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1 场地选择 场地选在龙潭村委会对面的稻田,这块田一面临公路,一面临小河,距离巴西菇加工厂很近,既便于运输,又便于浇水[1]。 2 材料准备 每个棚准备以下材料:①竹子。长4 m、直径2 cm的大竹187根,长9.2 m、直径2 cm的竹子140根,长12 m、直径2 cm的竹子22根,长4.8 m、宽2~3 cm的棚顶竹片160片,长1.5 m的细竹4 000根。②培养料。干牛粪1.5 t,干稻草和甘蔗渣共5 t,石灰粉200 kg,石膏150 kg,普钙肥150 kg,碳铵150 kg。③其他材料。14#铁丝20 kg,5 cm铁钉2 kg,以及薄膜、木材、桶、竹篮、小刀、梯子等。 3 搭建菇棚 采取大棚层架式栽培,要求整块地搭架建棚,棚的标准为长11.8 m、宽8 m,棚搭成弓形,棚中间是最高的地方,用长4.5 m的竹子作支柱,其他的竹子高度依次递减至最边上的1根长为3.8 m。棚内搭5个架子,每个架有6层,每层高50 cm,最底层离地面25 cm,每个棚有6个纵过道、1个长横道,整个菇棚用薄膜覆盖,并加遮阳物,两端设通风口,顶端设排气通风口[2-3]。 4 堆制培养料 建水县地面堆料时间为3—4月。具体工艺流程如下:用草和甘蔗渣、粪加水充分堆闷5 d;第1次翻料时加入碳铵、普钙堆闷5 d。第2次翻料加入石灰、石膏堆闷3 d;第3次翻料后堆闷2 d;第4次翻料堆闷2 d;第5次翻料后堆闷2 d。堆料期间不用每天都浇水,根据稻草的湿度进行确定,只要湿度达到65%以上就不用浇水,堆制培养料的时间为20~22 d。 5 菇棚消毒 进料前1 d,密封菇棚,1 m3菇棚用10 mL福尔马林+5 g高锰酸钾进行熏蒸,密封24 h后打开门窗通风,无气味后即可进料。 培养料移入棚内架上,给棚内通入蒸汽,棚内温度达到50~60 ℃,保持14~16 h,降温至48~50 ℃,维持3~4 d,然后降至常温即可播种[4]。 6 生长期管理 6.1 播种 进料后把料铺在架上,摊平,料厚约25 cm。出菇时间长短与培养料的厚度有关,过薄采菇时间短。播种采用撒播,把菌种均匀撒在料面上,盖1层营养料,播种后第2天开始每天早晚各通风1次,每次10~30 min,随着菌丝生长,逐步加大通风。要经常观察菌丝生长情况,保持温度18 ℃、湿度80%~85%。 6.2 盖土 播种后20 d,当菌丝生长布满整个培养料后即可盖土,盖土材料选择了水稻田土。盖土前要把土耙碎并加以消毒。盖土厚3 cm左右,盖土后立即用喷头细喷水,以渗至土料接触处为宜。第1次盖土后等菌丝长至土面时再盖1~2次,每次盖土厚1 cm左右,以盖满菌丝床面至平整为宜[5-6]。每天要到菇房观察,土层不能太湿,空气相对湿度不能超过96%,否则遇高温易长杂菌。出菇前根据土壤的湿度决定是否浇水。 6.3 追肥 巴西菇出菇集中,出菇旺盛期需肥量大,生产后期因培养料养分消耗较多,因此,需要分次追肥,可用50%白糖水或0.5%尿素液喷洒[7-8]。 7 适时收菇 巴西菇子实体长得快,易开伞,需及时采收。采收标准:菌盖肥壮,表面黄褐色至浅棕色,内菌幕尚未伸展[9]。鲜菇采收后要用小刀及时把菇脚的泥土削干净,出菇旺盛期每天采2~3次[9]。 8 参考文献 [1] 巴西菇栽培技术[EB/OL].(2006-03-08)[2013-11-01].http:///zhongzhi/shiyongjun/zaipeijishu/2006/座机电话号码29989.html. [2] 楼兰仙,方有龙,任纯华,等.巴西菇生产特点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1(3):118-119. [3] 黄贞彬.巴西菇栽培新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6):37,39. [4] 莫亦钦,谢维汉.巴西菇秋季栽培技术[J].广西农业科学,2001(4):208-209. [5] 黄福良.无公害巴西菇栽培技术规程[J].广西农学报,2005(2):34-38. [6] 薛向阳,王红波,黄绪洪.巴西蘑菇立体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7,29(3):50. [7] 陆金相,苏化龙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