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油田高中2010-201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docVIP

吉林省油田高中2010-201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油田高中2010-201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文科历史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2. 第Ⅰ卷涂在答题版上,第Ⅱ卷写在答题版指定的位置上,交卷时, 只交答题版;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分值为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开启你的聪明智慧,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各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文明、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A.谷物种植 B. 房屋建造 C. 陶器制作 D. 牲畜饲养 2.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3.《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 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满足正常日用 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以自己解决 C. 足不出户,等商贩上门 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 4.据《中国文化知识精华》介绍: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没有可以耕种的土地,生活非常艰难。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就东奔西跑地做起买卖来,日子一长,便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由此可见,商品经济应该兴起于商周时期。该推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5.春秋范蠡人称“陶朱公”,后成富商的代名词。下列有关商人的说法,你认为值得怀疑的是 A .战国巨贾吕不韦,居然做了秦国相国 B.刘宋时商人因不满政府限制交易曾经发生骚乱 C. 明清时期民间对外贸易发达 D.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闻名全国 6.下列有关市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市是住宅区,坊是贸易区 B.汉代已有的市到唐代规模更大 C.市坊的界限到宋朝时被打破 D.市坊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 7.北宋时期出现纸币,元朝纸币使用盛极一时,明清时期却广泛使用白银。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都体现了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③明朝广泛使用白银的原因是革除元代弊政 ④明清时期白银使用日益广泛,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聚集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8.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主要是因为 A. 当时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 B. 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C.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D. 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9.17世纪的荷兰或荷兰人被称作“海上马车夫”,主要是因为他们 A.众多商船出入世界各地,贩运商品,掌握世界商业霸权 B.赢得了国家独立 C.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D.是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10.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同时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 西方殖民扩张加速 B. 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C.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D. 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11.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 社会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12.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13.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其根本之处在于 A.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B.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文档评论(0)

dfd79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