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学说简介
卡尔?1818—1883年),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律师家庭。在较好的中产阶级的教育环境中度过了18年时间,青年时期的诗歌和论文体现了他力图改变世界的理想抱负。
我在打破所有的锁链,
我要向万里长空飞翔,
我燃烧着烈焰般激情,
要把全世界紧紧拥抱。
1935年进波恩大学,次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是法学,但他的兴趣很快就发生了转移。
1938年春马克思开始同“博士俱乐部”(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交往。青年黑格尔运动肇始于施特劳斯的《耶稣传》:福音书不可信,耶稣的事迹也不可信,有必要对圣经故事进行历史学的批判。所以施特劳斯认为,福音故事乃是神话创作。
“博士俱乐部”的精神领袖布鲁诺?鲍威尔则更加极端,他以公开的无神论姿态对福音书实施进一步批判:福音书就像诗人和小说家的作品,内容是有意识的构造,是作者故意杜撰的。现在的任务是摆脱基督教的桎梏,达到普遍的真正的“自我意识”。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他指出伊壁鸠鲁补充了原子的第三种运动:除直线下落和排次之外,原子还有偏斜运动。偏斜运动使原子变为活的、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元素,进而阐述了一种能动性原则,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这种偏斜运动,因为它在实践意义上论证了人的自由的可能性。所以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序言里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哲学借这种自我意识反对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
“如果人们迫使哲学在每一场合为自己的结论辩护,并在对它不满的任何艺术和科学面前替自己申辩,对理应到处都承认享有最高权威的哲学来说,当然是一种侮辱。这就令人想起一个被指控犯了背叛自己臣民的叛国罪的国王。”
只要哲学还有一滴血在自己那颗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着,它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它的反对者宣称:
“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
就是哲学自己的自白,是哲学自己的格言,表示它反对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
——马克思博士论文序言
181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即《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他迁居科伦,担任该报主编。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痛斥普鲁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使得普鲁士当局决定查封《莱茵报》。这段时间马克思接触了“林木盗窃法案”,逐步认识到物质利益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在181310月移居法国巴黎。他研究了法国阶级斗争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并和黑格尔左派分子卢格合办了《德法年鉴》杂志。1844年2月,马克思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表明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彻底决裂,理论上完全倒向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指出了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并不单纯是一个宗教问题,政治解放与宗教解放有区别,只有人类的解放才真正。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第二次会见。他们合作写成的第一部著作,是1845年2月出版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简称《神圣家族》)。这部著作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1845年春,马克思写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编者加),是记录自己思想的笔记,恩格斯在1888年自己的著作中当作附录面世。提纲既是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哲学革命的扼要总结,又是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纲要性提示,由此可以看出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的里程碑意义。
共十一条:
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第三章.ppt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章习题.ppt
- 马克思主义哲学章节习题归纳.doc
-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3.ppt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二节_联系和发展.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5.doc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尔雅选修课答案.docx
- 马克思主义概论演讲.ppt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4章.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