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浙江金丽温交通程施组36标施组new.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金丽温交通程施组36标施组new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目 录 第一部分 工程说明 第二部分 施工组织机构 第三部分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人员、设备、主要材料 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第四部分 施工总体计划、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及组织计划 第五部分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第六部分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第七部分 工期保证措施 第八部分 安全保证措施 第九部分 雨季施工及春节、农忙季节的工作安排 第十部分 资金需求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十一部分 文明施工 第十二部分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业主颁发的浙江省金(华)丽(水)温(州)高速公路项目(二期)工程金华至丽水段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第36合同段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参考资料、补遗书等文件,经现场考察,参照公路预算定额,本着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加强科学管理的前提下,组织连续均衡生产,缩短施工工期,并结合我公司具体情况来编制的。若我公司有幸中标,将在开工前,组织施工、技术人员仔细踏勘现场,编制更详细、周密、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报请业主、监理工程师审批。 第一部分 工程说明 地理位置 1、金(华)丽(水)温(州)高速公路是浙江省公路水运交通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横贯浙江中南部,是浙江省公路主骨架“两纵、两横、五连”中的一横,是沟通金华、丽水、温州三(地)市的干线公路,也是同江到三亚、上海至瑞丽两条国道主干线在浙江省内的重要连接线,起着高速公路联网的作用。它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路网布局,充分发挥国道主干线系统的路网规模效益,以及温州作为全国港站主枢纽对腹地的经济辐射作用,促进浙江省中西部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老、少、边地区的脱贫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丽温高速公路金华至丽水段起点位于金华二仙桥,与杭衢高速公路(K145+572)相接,经金华婺城区、金华县、武义县、永康市、缙云县,终于丽水市桃山,全长113.197km。本次招标项目为金丽温高速公路金华~丽水段(二期)路面工程长度为92.924km。 2、本合同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12+686.84,全长12.687Km,另含金华枢纽互通匝道约11km,位于金华市金东区境内。 二、地形、地貌 金丽温高速公路位于金衢盆地边缘,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本段高速公路经过的地段形态有平原区和丘陵区两种。工程区域范围内,海拔高程一般为35~300m,地形坡度10~30度。由于风化作用强烈,峰顶浑圆,平原区内覆盖层和强风化层较厚,丘陵区覆盖层较薄,山坡坡底相对平缓,多沟谷,呈树枝状,沟谷冲刷深度2~6m,雨季有流水,枯水期干涸。 三、地质、地震 本路线位于华南褶雏系丽水~宁波槽凸的中段,以范村~武义~泉溪一线为界,北东属新昌~定海断隆,南西属龙泉~遂昌断隆,北西边缘与扬子准地台相毗邻,区内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是以断裂为主,褶皱构造较弱,区域上北东向和东西向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尤其以北东向构造最具特色,它控制了测区内构造的发育和地貌形态。 路线所经区域,历史上都发生过地震,但总的说来,具有震级小、强度弱、频度低的特征。本区地震震中最高震级为4级。根据国家地震局1990年编制出版的《中国地震基本裂度区划图》,核定本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Ⅳ度。 四、气候、水文 本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降水丰富,且降水过程长;初夏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东南风;秋季受蒙古高气压影响,天气干燥;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出现晴冷天气,盛行西北风。区内年平均气温为16.9℃,1月平均气温4.7℃,7月份平均气温28.7℃。年平均降雨量为1446mm,年日照1964小时,无霜期230天左右。 区内附近最大河流为武义江,常年流水。其支流一般呈东西向分布为主,由于大气降水和地下泾流补给,旱季干涸无水,部分区段常年溪水不段。 五、技术标准 全线路基按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双向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设计行车时速: 100km/h 2、路基宽度: 26.00m 3、中央分隔带: 2.00m 4、硬路肩: 2×3.0m 5、路缘带: 2×0.75m 6、土路肩: 2×0.75m 7、行车道: 2×2×3.75m 8、设计荷载标准: 汽车-超20级 挂车-120级 六、交通、能源和服务设施 1、本项目影响区内具有一个以陆上交通为主,水运、空运为配合的综合运输网络。其中330国道与本路线多处路段相平行,03省道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ax1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