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艰身苦凌云志识高量弘仁者心访刘太祥主编.docVIP

时艰身苦凌云志识高量弘仁者心访刘太祥主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艰身苦凌云志识高量弘仁者心访刘太祥主编

时艰身苦凌云志 识高量弘仁者心 ——访我校“卧龙学者”刘太祥 本报记者 郭海玉 学生记者 程青青 一、 刻苦求学 志存高远 1959年,正是我国严重自然灾害开始的年份,刘太祥出生于南阳方城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他的太爷是清代秀才和远近闻名的私塾先生。贫寒的家境并没有消减家人对这名长子寄予厚望,他们竭尽所能供他读书上学。让家人欣慰的是,童年时期的刘太祥已表现出不凡的聪慧和对读书独有的热情。在对知识和文字最为渴求的年纪,恰逢“文革”,找不到几本像样的书能读,甚至在路上看到一小片旧报纸他都视若珍宝;高中毕业又无缘推荐上大学,只能回到乡村务农。直到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多年弥漫着阴霾的求学之路才透进了希望的曙光,刘太祥终于又有了追求梦想的机会,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刻苦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定要考上大学走出农村!经过三年苦读,刘太祥终于在1979年取得全县高考第三名的好成绩,顺利考入河南大学历史系。 河南大学是百年名校,刘太祥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当时历史系郭振铎老师的话使刘太祥铭记至今:“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学习,没有优异的成绩,如同劳作的农民秋天颗粒无收一般,只能忍饥挨饿,受人欺凌。只要成绩优秀,将来一定能分到好单位。”当时河南大学的分配政策是“三优”毕业生可以自主选择好单位,而所谓“三优”即大学四年期间每门功课平均90分以上,毕业论文考评和毕业实习成绩均要为“优”。为了成为“三优”毕业生,刘太祥没有时间逛街、看电影,他整日苦读,如饥似渴地学习。有一次,为了准备《世界古代史》考试,他在校园路灯下背知识点至深夜两点。回到宿舍时同学们早已入睡,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怎么办?”他十分担心失眠影响到次日的考试,于是悄悄摇醒了一位有安眠药的舍友,向他借了两片服下后才睡着。然而第二天一早,他浑身酸软无力,无法起床,同村学长赶紧将他送到校医院救治。“本想吃点安眠药,第二天上午能好好应考,谁知却弄巧成拙。为了准备假期后唯一一次补考,我整个假期都呆在家里复习,丝毫不敢懈怠啊!哈哈……”为了毕业论文能得“优”,刘太祥用了两年多时间搜集资料,字斟句酌地认真撰写,征求多位导师的指导意见,终于获得“优秀”。毕业实习他也以出色的表现被评为“优秀”。在就业分配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刘太祥以“三优”的过硬素质被分配到许昌师专任教,而同届中仅有5名同学分到大专院校,其他同学大多分到了中学工作。 回首那一段求学经历,刘太祥感触万千:“大学生千万不要听信‘学习无用’的谬论,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正是我年轻时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知识积累和开阔眼界,才具有了科学研究和工作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年轻时的艰苦拼搏可以极大地磨练个人意志,让我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各种挑战!”倾听着刘主编的谆谆教诲,感受着他峥嵘岁月中成长的点点滴滴,记者被刘主编的拼搏精神所深深打动:老一辈学者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没有放弃获取知识和个人发展的追求,而当今有这么优越学习条件的我们,理应对自己的学业和人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才对啊! 二 、 躬耕学坛 倾洒热血 走上教坛的刘太祥后来调到南阳师专历史系,教授过《历史文选》和《世界上古史》等多门课程,深得学生喜爱。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学术追求,发挥专业优势,1988年他申请到《南都学坛》编辑部工作。他向各位前辈虚心学习,与同事通力合作,为《南都学坛》的发展默默耕耘着。经过十多年的工作实践,刘太祥对高校学报的管理和发展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心得积累,并在学报期刊界崭露头角,于2002年升任南阳师范学院期刊部主任。 在刊物如林、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刘主编认识到:要想使学报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扎扎实实办刊,以特色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为此,他精心打造“汉代文化研究”这一栏目,使其成为高品位、可持续发展的品牌。他苦心钻研,率先提出“创办学报特色栏目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精辟观点,即以“学术影响力”为中心,以“文献资源”和“学术人才资源”两个研究条件为基本点。在这一认识的指引下,他密切关注汉代出土文献最新进展,始终站在学术研究前沿,努力增强自身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自己在秦汉史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积极参加“中国秦汉史学会年会”等学术会议,与业内名流建立并保持友好关系,广邀大家为栏目撰稿,积极为同行学者编校发文。经过他多年的苦心经营,“汉代文化研究”终于被评为“全国学报特色栏目”,并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为了追求一流的办报质量和效益,刘太祥还积极加强编辑部建设和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强化学报质量建设。如今的《南都学坛》已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并进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他本人也因成绩突出被授予“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主编”、“优秀编辑”等荣誉称号,并于2008年获得“全国高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