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与学教学改革.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基础教育与学教学改革

新基础教育与学校教学改革(共7学时) 培训教师:冉旭东 培训时间:2014年8月22日上午 培训地点:镇政府礼堂 培训课时:7课时 第一学时 一 教育改革的趋势 (一) 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三次浪潮 20世纪50-70年代:精英教育 20世纪80年代:大众教育 世纪之交:平等、卓越的大众教育 (二)世纪之交的时代挑战 1、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头绪 。 2、国际竞争越发激烈。 3、全球性问题的越发突出迫使人们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第二学时 (三)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 1、教育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关键技能的学习 2、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3、 继续深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4、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 2、从“双基”到“四基”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 4、课程综合化 5、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 6、课程体系三级管理 7、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8、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 第三学时 二、基础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1、教育的层次阶段分: 学前教育(幼儿园):招收3~6、7岁的幼儿; 初等教育:招收6、7岁儿童入学,学制为5~6年; 中等教育:全日制普通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职业高中2~3年,中等专业学校3~4年,技工学习2~3年; 高等教育: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 2、教育的性质分: (1)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是对国民实施基本文化知识的教育,也是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的教育,或者指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 (2)职业技术教育: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和生产劳动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3)高等教育 :“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4)成人教育:旨在促进成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三)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1、涵义 所谓“基础教育”,指的是在未成年期为人的一生奠定基础的教育。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 2、基础教育的任务 使儿童、(青)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为高一级教育和学校提供和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 第四时 3、 基础教育的价值 第一,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 第二,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它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或某些专门人才的培养 。 “新基础教育”宗旨: 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改革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行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概言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第五学时:学校教学改革 (一)教学观念的变革 1、教学价值观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以认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1)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求知的过程,也是其人格不断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2)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书育人的过程也是其素质不断提升、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 2、教学动力观 关于教学动力的不同观点 观点1 教师代表社会向学生提出要求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外部动力) 观点2 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内部动力) 观点3 合力论 3、教学质量观 (1)、学生掌握知识与人格健全的协调 (2)学生个体发展与学生群体发展的统一 (3)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同步 (4)师生发展与学校发展的整合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生本化 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3、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4、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第六学时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1、教学方式的科学化 第一,体现在教学方式更新的理论基础上。 第二,体现在教学方式改革的实践基础上。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1) 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结构一类的方法 (2)?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一类的方法 (3) 注重培养

文档评论(0)

wo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