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墨烯及其生物医药学应用
石墨烯及其生物医药学应用
摘要: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排列而成的二维晶体,具有良好的力学、电学性质,是一种新兴的纳米复合材料。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其理化层面做了广泛的研究,在石墨烯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也有了起步。本文简单探讨了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功能化,并结合生物医学对材料的要求浅述了石墨烯在医用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与前景。
关键词: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 制备 纳米复合材料 生物医药
0引言
2004年,英国Manchester大学的科学家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Konstantin Novoselov)首次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上成功分离出单层石墨片——石墨烯,打开了二维材料之门,使得人们能够在二维尺度空间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能[1,2]。自此,科学界兴起了一股研究石墨烯的热潮。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炭质新材料[3,4],是组成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的基本结构单元[5,6]。石墨烯是世界上已知材料中厚度最薄、硬度最大的二维纳米材料,其厚度仅为0.35nm[7,8,9] ,而强度则是钢的一百多倍,达130Gpa[10,11,12]。此外,石墨烯还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其在室温下电子迁移率达到15000cm2·V-1·s-1,是锑化铟材料(InSb)的两倍[12,13]。正是有着良好的力学、电学、热学等方面的优势,科学家们对石墨烯的青睐超越了任何其他物质,并且对其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全面。目前,科学家已经成功制备出具一定宽度的石墨烯带,比如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戴洪杰领导的小组得到了宽度为到20nm的石墨烯带,莱斯大学的化学家詹姆斯·赛领导的研究小组则制得了100~500nm的石墨烯带。当然,目前具有一定宽度的石墨烯带已经能够大规模生产了。虽然这样的宽度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但把数万片石墨烯连起来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当更宽的石墨烯带制备出来时,人们的生活必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都将是轻质的碳材料的身影。有人推断,21世纪将成为石墨烯的时代,也不无道理。
1 石墨烯的制备
近几年来,人们在石墨烯的制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发展了机械剥离、晶体外延生长、化学氧化、化学气相沉积和有机合成等多种制备方法[14~17]。石墨烯制备的技术日臻完善,为日益增长的科研需要提供了原料保障。
1.1 微机械分离法
微机械剥离法[13]是最普通的分离方法,即直接将石墨烯薄片从晶体上剪裁下来。Geim 和Novoselov等就是用这种方法在高定向热解石墨上制备出单层石墨烯的。他们先将石墨薄片从较大晶体上剪裁下来,而后进行处理得到高定向热解石墨,再用粒子束在高定向热解石墨表面进行刻蚀,之后将其粘在玻璃衬底,用一种特制的塑料胶带粘住薄片并撕开,从而得到一分为二的更薄的薄片。以此往复,最终得到仅有一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烯[20]。当然,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大量制备石墨烯。
1.2向附生法
取向附生法[13],也即晶体外延生长法。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利用生长基质的原子结构“种”出石墨烯的方法。当然,由于晶体生长往往具有不定向性,并且由于生长基质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生产出来的石墨烯薄片厚度不均匀,且石墨烯与基质之间黏合回影响碳层的特性[18,19]。Peter W.Sutter等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实用稀有金属钌作为基质,他们首先在1150℃下让碳原子渗入到钌中,而后冷却至850℃,这样之前所吸收的碳原子就浮在钌的表面。镜片形状的单层碳原子正如一座座“孤岛”嵌在钌基质“海洋”上,最终由此为基础长成了完整的一层薄膜,也即石墨烯。研究表明,第一层薄膜覆盖基质表面80%之后,第二层石墨烯薄膜开始生长。只有底层的石墨烯会和与其表面相接的钌基质发生交互作用,第二层以及之后的石墨烯薄膜都与钌表面完全分离,只有弱电耦合作用。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石墨烯薄片是比较好的[20]。
1.3 化学氧化还原途径
石墨可以通过强氧化剂作用得到带有羟基、羧基等基团的氧化石墨。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由于层间嵌杂了大量官能团,因而容易与一些化学物质反应,得到改性石墨。氧化石墨分散在水溶液或者其他有机溶液中,经超声波震荡处理极易形成单层氧化石墨烯溶液,而用氧化石墨烯来大量制备石墨烯则比较方便[13]。改性氧化石墨烯还原得到的石墨烯因其不一定能够完全还原,会导致其理化性能的损失,但这种制备方法简单而廉价,适合大量生产石墨烯。
杨勇辉[5]等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对鳞片石墨进行氧化处理制备氧化石墨,经超声分散,然后在水合肼的作用下加热还原制备了在水相条件下稳定分散的石墨烯。他们通过控制体系pH值改变石墨烯表面带电,使其稳定分散在水溶液中,形成1mm左右单一稳定的胶体悬浮液。
1.4 化学气相沉积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13]是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燊輇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pt
- 神经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theroleof6-hydroxydopamine.ppt
- 沈阳市基准地价标准.doc
- 升學要項說明.ppt
- 生產準備及產後保養.ppt
- 生活科學---植物液汁酸鹼指示劑-.doc
- 生活物理簡報.ppt
-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_3020-93.doc-nxszs.gov.c.doc
- 生命体征不稳定创伤病人的紧急复苏床边诊断和治疗.doc
- 生命相關---不變的手工業.ppt
- 2025年2-溴苯乙烯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胶基糖果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龙涎酮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人工气候箱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RF射频同轴电缆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车用铝材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柠檬酸锌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胶态贵金属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对氰基辛氧基联苯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2023贵州六盘水盘州市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笔试排名及现场复审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