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伦理学的一般批判.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行伦理学的一般批判

德行倫理學的一般批判 (一)無法解決道德兩難:  (1)面臨道德抉擇時,德行倫理學的處理方式是:我們應該從事的行為是有德者在相同處境下將會從事的。但道德典範在這種情形下會做什麼,我們如何知道?  (2)爭議性的道德問題有德者會有一致的答案嗎?譬如:墮胎是否合乎道德?  德行倫理學的一般批判  (3)即使一個資訊充足、動機良善、具有實用智慧的人,也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和選擇。可見行為的對錯和行為者的動機是否良善可以分開,因此有時候對某些行為類型理解,反而在道德上是重要的,譬如:不能濫殺無辜,這個道德禁令重視的是禁止這樣的行為,行為者的動機比較不相關。 德行倫理學的一般批判 (二)如何確知誰是真正的有德者?  (1)外部主義:我們試著從可觀察的行為,推論一個人的品格,但這個策略並不可靠。  (2)內在取向:觀察行為者在從事某一個行為時內在的反應,但我們必須知道什麼樣的反應對應於何種品格,而這時候我們必須先知道誰擁有該種品格,然而這正是我們不知道的。  (3)在較小的社群中此一問題比較不困難,但在當代社會德行倫理學的說服力就大大降低。 德行倫理學的一般批判 (三)道德烏托邦  (1)多元社會道德評價不具有普遍性。  (2)如果德行倫理學只適合人口少、社會型態簡單的社會,則對當代社會而言,其主張就成為一種道德上的烏托邦。  (3)在多元差異無法消除的事實下,採用較偏向於法律形式的道德規範,似乎是一個比較合理的作法。 A Critique of Virtue-Based Ethical Systems William Frankena 一、前言 (一)區別品格(character)與人格(personality) (二)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道德比較關心品格的培養 二、德行倫理學 (一)反對義務、規則倫理學,德行才是判斷的根本 (二)義務的判斷是從德行判斷中導出來的 (三)行為的判斷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行為者的動機 (四)對應義務倫理學的三種德行倫理學:trait-egoism, trait-utilitarianism, trait-deontological theories,而後者最適當。 三、品格道德與原則道德 (一)品格和原則互補而不是對立的:原則沒有品個是無能力,而有品格無原則是盲目的。 (二)原則仍然是基本的,但只是合乎原則是不足的,在考驗時刻是可靠的。 三、品格道德與原則道德 (三)為何要培養德行?  (1)內在制裁力  (2)解決原則的衝突  (3)道德存在可以原諒的情境,培養固定的氣質,會使人堅持從事對的行為 (四)規則才能指引行為,氣質則不能,它只能確保我們行動的意願。 四、道德理想 (一)道德理想是要成為某種人,理想的道德人格超越一般的道德義務,是被讚美的而不是被要求的對象。 (二)當一個人有道德理想時,德行倫理學似乎比較能夠提供這種渴望。但作者認為,原則道德可以包含道德理想。 五、培養哪些氣質傾向? (一)兩種德行:仁慈和正義,其他都是從屬的,區分初階和次性德行 (二)有些次階能力是道德生活所必需的:道德自主性、自我修正、體會他人的能力 (三)第三種能力的說明:知道他人也是人,這是一種道德洞見(moral insight) 六、兩種道德問題 (一)判斷行為的對錯:根據規則或原則 (二)判斷道德上的好壞:依賴品格和動機 * *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