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自考《大学语文》考前辅导.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10自考《大学语文》考前辅导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 第一节 议论文部分 一、?注意中心论点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是: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 “阐述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 《秋水》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吃饭》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 “揭示吃饭背后名实不符的社会人情世态”。 二、注意论据证明的论点 1、用非常贴切的事实材料来证明一定道理的范例: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来说明: 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论毅力》中,梁启超用五种不同毅力的人的不同结果来说明: 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五代史伶官传序》以唐庄宗的得天下、失天下的历史事实说明: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容忍与自由》 三个例证分别证明什么观点: 1、作者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证明: 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2、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证明: 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3、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证明: “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咬文嚼字》: 《史记》李广射虎的事实,证明: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 韩愈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证明: 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仅仅是为了语句的通畅或漂亮,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亚里斯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以证明: 要观察(科学的认知态度)。 我年轻时在外国住过很长时间,以证明: 要摆脱某些武断的看法,了解不同人的看法(兼听则明) 圣雄甘地对铁路、轮船、机器深表遗憾,以证明: 用“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以为是。 2、借理论材料来证明论点的范例: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引用《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话来揭示: 后唐庄宗的亡国的原因。 《咬文嚼字》中,朱光潜用西方心理学中的“套板反应”和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来: 反对陈词滥调,提倡创新。 《容忍与自由》中,胡适引用布尔“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话来: 展开他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论述。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证明: 贵在坚持(有毅力者成)。 三、注意论证的方法 1、归纳法 《容忍与自由》、《咬文嚼字》 2、演绎法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实行王道的基本标准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大前提;而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不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小前提;于是孟子就得出结论,认为梁惠王并没有真正实行王道。 《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秋水》: 1、庄子用“礨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来阐发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这种论证方法是类比法 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论毅力》中的“操舟”、“为山”、“平地”、“掘井”通过什么来讲道理: 类比论证法。 《吃饭》下列句子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1、“吃饭有时很像结婚”。 2、“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 3、“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 4、“治国如烹小鲜” 四、对比论证 1、《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论证论点,是: 对比法。 2、《论毅力》论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时用的是: 对比法。 3、《论毅力》第二段“五种人”用的是: 对比法。 4、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用的是: 对比论证法。

文档评论(0)

wang198104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