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与环境秦大河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程.pptVIP

冰川与环境秦大河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程.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2 气候过程 五大圈层相互作用 气候系统的各圈层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发生着明显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不但有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还具有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尺度。从而使气候系统成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如前面所述,气候系统的各圈层,虽然在组成、物理与化学特征、结构和状态上有明显的差别,但它们都是通过质量、热量和动量通量相互联系在一起,因而这些圈层是一个开放的相互联系的系统。在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中,最重要的是海气相互作用、陆气相互作用和陆海相互作用。 (1)海气相互作用 海洋和大气强烈地耦合在一起,并通过感热输送、动量输送和蒸发过程交换热量、水汽和动量。热量和水汽是水文循环的一部分,可产生凝结,形成云、降水与径流,并为天气系统提供运动的能量。另一方面,降水对海洋的盐度及其分布和热盐环流有影响。大气与海洋也交换CO2,都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部分。CO2在下沉到深海的极区冷水溶解,在近赤道较暖的上升海水中释放从而维持一种平衡。 虽然对于海气相互作用已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并且也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和研究,但还有许多重要的问题了解不够,且定量的计算更少,特别是海气间的化学物理相互作用及反馈作用。对于这些相互作用是怎样影响气候系统或被气候所影响的问题也不是很清楚。另外值得研究的问题还包括:上层海洋的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怎样影响海气通量以及气候状态?气候系统怎样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生产力?物质尤其是碳化合物是怎样输送或储存于深海中的?联系海洋与大陆边缘的关键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又是什么? (2)陆气相互作用 这是气候系统中最基本的相互作用之一,包括冰冻圈中的积雪、冰川、冻土及岩石圈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包括各种物质、热量、水汽输送与转换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关键问题为:陆气之间的水与能量交换如何改变地球上的气候与痕量气体的排放和沉降?陆面大量的中小尺度过程如何一起影响大尺度天气过程?人类引起的陆面覆盖变化在陆气界面过程以及整个气候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人类提供食物与纤维的生态系统,怎样受到气候变化与人类利用的影响? (3)陆海相互作用 最关键的问题是海岸带地区的变化及跨边界输送问题,这包括:跨陆—海界面的物质输送及沿岸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海岸带的加速变化对来自上游陆地地区的物质转移,过滤或储存的能力的影响;气候系统的系统变化对海岸带特别是最脆弱地区的影响以及海气界面对加热场及大气环流的影响等。 主要参考文献 1. The Physics of Glacier. 2nd Edition, Paterson, W. S. B., Pergamon Press, 1981. 2. 中国冰川概论。施雅风主编,科学出版社,1988。 3. The Ages of Gaia - A Biography of Our Living Earth. James Loveloc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4. 南极冰盖表层雪内的物理过程和现代气候及环境记录。秦大河,科学出版社,1995。 5. The Polar Regions, A Political Geography. Sanjay Chaturvedi, Scott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John Wiley Sons, 1996. 6. 中国冰川与环境 ---现在、过去和将来。 施雅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 7. Climate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Danny Harvey L. D.,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ntice Hall, 2000. 8. 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limate Change2001, The Science Ba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2001. 9. Toward Integrated Reconstruction of Past Climates. Trenberth Kevin E. And Otto-Bliesner Bette L., Science, Vol. 300, P. 589- 591, 2003. 10. Glaciers. Sharp,R. P., University of Oregon Press, Oregon, USA, 1960. 11.冰川。沈永平编著,?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之五,气象出版社,156pp,2003。 12.E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