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诗一首《误》教案
中国当代诗一首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闱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教学目的】
了解作者简历和创作特色。
把握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
培养学生仔细品味诗歌的意境和作品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与品味诗歌语言。
品味诗歌清丽婉伤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意味隽永的特色。
准确理解与把握诗歌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思妇闺怨,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历咏不衰的一个主题,而做的最多的又往往是须眉文士。他们或以己度人,描摹体恤女子情怀,或托物言志,抒发自己的失意与惆怅。思妇入诗,从《诗经》开始,《诗经·召南·殷其雷》中有“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惶?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而入词则有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李白之《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到了白居易、温庭筠,更将倚楼而望的思妇刻画得情态毕现,幽怨悱恻。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泗水日夜流淌,直到瓜洲古渡。吴山点点,隔江相望,而行人在思妇眼中渐行渐远,身影溶入水天之间,而后声讯皆无。水的日夜流淌,恰如相思和怨恨的悠悠无尽。词不言别而只言归,只言悠而示及休,最后更借“月明人倚楼”一句兀现,令人怅然长叹,低徊久之。
同样的主题和意象在温庭筠笔下,则处理得更富于情节性,也更加哀婉凄切。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望江南》
《草堂诗余别集》赞此词“痴迷、摇荡、惊悸、或溺,尽此二十余字”。我们看到,伫望归人的女子,从清晨“梳洗罢”,便“独倚望江楼”,可是直到夕阳垂金,“斜晖脉脉”,依然“过尽千帆皆不是”。其希望、失望乃至绝望,怎不令人柔肠寸断,哀婉欲绝。
一千多年后,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错误》,诗中也有一个倚楼望归的女子。让我们为之而感叹唏嘘。(请全班齐读)
(板书课题) 《错 误》
作者简介: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郑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郑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 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教师。
郑愁予的诗以婉约见长,她的爱情诗更是清新婉约。这首《错误》便是这样。此诗以江南的小城为中心意象,写思妇盼望归人的情思,意境优美深婉。
重点词语解释:
打:介词,从,自。
向晚:傍晚。向,将近,接近。
跫(qióng)音:脚步声。
春闱(wéi):春天的帷幕。帷,帐子。
窗扉(fēi):窗户上像门扉一样可以开合的部分。
过客:过路的客人。
理解与欣赏:
第一小节。
(1)、请同学们以缓慢的节奏小声朗读几遍。第一遍读完后闭上眼睛再读。
提问:“我打江南走过”的“我”是谁?是男性还是女性?
(学生思考作答,用诗中的词语回答)
明确:过客。即过路的人。男性,即男子。
(2)、“等在季节里的容颜”是谁的容颜?“等在季节里”怎样理解?(联系下文的两个词“三月”思考作答)
明确:女子的容颜。女子正值花季;时令是春三月。(可以想到女子的花容月貌)
(3)、“莲花的开落”句式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明确:“莲花的开落”应为“开落的莲花”。诗人运用倒装句是不仅显得音韵和谐,而且写出了思妇由期望之高兴到失望的落寞在容颜上的表现和变化过程。
(4)第一节两行诗长短交错有何深意?本节诗对全诗起何作用?
明确:这两行诗句长句和短句的交错暗示过客的匆匆,和思妇等待的悠长。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序诗”,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故事梗概。在意旨和情调上统摄全诗。
小结:在前面的白居易和温庭筠的诗中,女主人公都是诗人们揣度女子的情怀而写的,而本诗却是第一次以男子的口吻并以男子的立场出现,对钟爱、盼望着他们的女子,做了一次坦白、忧伤而无奈的回答。
2、第二小节。
(学生朗读第二节)
(1)、从诗行排列和诗句意义内容上认真仔细探求,第二节诗结构有何特点?
明确:这一节以第三句为中轴,前两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