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题(罗4)历课件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
选修一《历史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4分)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4分) (3)材料三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4分)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从图中不难看出答案。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判断能力,材料三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评价能力,从“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中可看出司马迁把人的品行作为评价标准,但这种评价标准充满了主观因素,是不可取的,我们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依据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4分) (2)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4分) (3)司马迁把人的品行作为评价标准,把个人的好恶作为评价标准。我们对商鞅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依据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4分)
2.(2008山东省成功中学高二阶段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 “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 地方行政长官 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材料三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北魏孝文帝的什么改革措施。它能抑制“富者兼山泽”吗?为什么? (6分) (2)从材料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 (3)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3分)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从“均给天下之田”可知是均田制。但它实行的前提是保证土地私有制,故不可能抑制“富者兼山泽”。第(2)问考查学生提取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孝文帝学习汉文化促进了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第(3)问考查学生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就是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与影响。
参考答案:
(1)均田制。(2分)不能。(1分)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3分) (2)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5分) (3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3分)
3.(2008年山东高考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于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到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
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
分)
【解析】
本题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与再现能力,根据财产等级制度的规定,第三等级公民只能担任低级官职。而商鞅变法规定奖励耕织及奖励军功。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通过二者的改革措施可看出二者改革风格的不同。
参考答案:
(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官职的选举和任职资格)。(2分)立军功;努力耕织。(4分) (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4分)
4.(嘉善高级中学0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在谈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据《列宁全集》
材料二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