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214高考生物总复习 3-3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1
1-3-3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选择题
1.一种在叶绿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其活性受到pH及镁离子浓度的影响如图所示。据右图分析,试推测与夜晚相比,叶绿体内的pH及镁离子浓度在白天最可能发生下列哪一种变化( )
A.pH不变,镁离子浓度不变
B.pH下降,镁离子浓度下降
C.pH下降,镁离子浓度上升
D.pH上升,镁离子浓度上升解析 植物在白天光合作用旺盛,说明相关酶的催化活性较高,pH上升,镁离子浓度上升。
答案 2.历经一个多世纪,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面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B.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H2O而不是CO2
解析 恩格尔曼的实验能够证明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而不能定量分析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答案 C
3.将竖直放置的水绵和某种好氧细菌的混合溶液放在暗处,白光透过三棱镜照在混合液处,一段时间后,好氧细菌的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随机、均匀分布在混合液中
B.集中分布在上下两侧
C.集中分布在中央位置
D.集中分布在溶液的下层
解析 白光经三棱镜分解成七色光,其中上下两端的红光和蓝紫光被植物吸收利用最多,故两端产生的氧气最多,因此好氧细菌集中分布在两端。
答案 B
4.有一种蓝色染色剂DCPIP(二氯酚靛酚),被还原后变为白色。将DCPIP加入下列哪组试管中,其颜色变化最大( )
A.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置于黑暗中
B.叶绿体悬浮液,置于光下
C.线粒体悬浮液,置于葡萄糖溶液中
D.叶绿体基质提取液,置于光下
解析 叶绿体悬浮液置于光下能产生[H];线粒体能利用丙酮酸产生[H],不能利用葡萄糖。四个选项中只有B能将DCPIP(二氯酚靛酚)还原。答案 B
5.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类囊体薄膜和基质都释放出来。在缺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给予光照,然后再用离心法去掉类囊体薄膜。黑暗条件下,在去掉类囊体薄膜的基质中加入14CO2,结果在基质中检测到含14C的光合产物。为证明①光照条件下,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ATP、[H]等物质;②CO2被还原成光合产物的过程不需要光。在上述实验进行的同时,应追加一个怎样的实验(已知肯定要加14CO2)来说明问题( )
A.备无类囊体薄膜的基质,在无任何光照的条件下加入ATP、[H]
B.备有类囊体薄膜的基质,在无任何光照的条件下加入ATP、[H]
C.备无类囊体薄膜的基质,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加入ATP、[H]
D.备有类囊体薄膜的基质,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加入ATP、[H]
解析 要实现实验目的“①光照条件下,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ATP、[H]等物质”应在追加的实验中备无类囊体薄膜的基质,加入ATP、[H];要实现实验目的“②CO2被还原成光合产物的过程不需要光”应将追加的实验装置放在无任何光照的条件下。
答案 A
6.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解析 镁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植物不能合成叶绿素。叶绿素含量降低使幼苗吸收光能的能力减弱,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强度降低,故A、C项错误;因为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故光反应强度降低后,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暗反应的强度也降低,故B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 B
7.下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
B.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解析 依柱状图中扩散距离可推知,甲为叶绿素b,乙为叶绿素a,丙为叶黄素,丁为胡萝卜素。在水稻收获时节,叶片变黄,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大于叶绿素的含量;在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遭到破坏;丁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故扩散的距离最远,乙色素的含量最多;叶绿素(甲+乙)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丙+丁)主要吸收蓝紫光。
答案 A
8.卡尔文等人在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时间后,从小球藻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质。预测实验结果是( )
A.光照时间越长,三碳化合物的积累越多
B.光照时间越长,五碳化合物的积累越多
C.光照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程复习方略(安徽专用)2013版高考化学 阶段滚动检测(三) 新人教版(含精细解析).doc
- 【全程复习方略(安徽专用)2013版高考化学 阶段滚动检测(二) 新人教版(含精细解析).doc
- 【全程复习方略(安徽专用)2013版高考化学 阶段滚动检测(五) 新人教版(含精细解析).doc
- 【全程复习方略(安徽专用)2013版高考化学 阶段滚动检测(四) 新人教版(含精细解析).doc
- 【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物理专项精析精炼:2014考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
- 【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物理专项精析精炼:2014考点4 曲线运动 Word版含解析.doc
- 【全程复习方略2015年高考英语 语法集训过关 主谓一致(含解析).doc
- 【全程复习方略2015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题库:专项突破练(上).docx
- 【公务员考试】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doc
- 【公名教育】公员面试题1000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