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09年病媒生物監测方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肥市2009年病媒生物監测方案

PAGE PAGE 1 附件2 合肥市2009年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一、监测依据:《全国疾控机构工作规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二、监测对象:鼠、蝇、蟑螂和蚊虫等四项。 三、监测方法: (一) 鼠密度 1.监测选点:市区范围内按东(瑶海区东七街道)、西(蜀山区井岗镇十里庙)、南(包河区常青街道江汽厂家属区附近)、北(庐阳区杏林街道杏林社居委)、中(市一院周边)等五方位各设立1个监测点(下同)。 2.监测时间:从2月份开始每月一次,11月份结束,全年共10次,每月中旬监测,监测结果填入附表1。 3.监测方法:使用性能良好的中型铁板夹。每个监测点按规定投放不少于60个鼠夹,晚放晨收,调查居民区及周边室外,楼房只查第一层。诱饵统一采用花生米,同一监测点只用一种,长年不变。每自然间放一夹,面积超过25平方米放2夹,放夹房屋应连片,各类房间(厨房、住房、库房等)同时放夹,避免随意。 4.结果统计:清晨查夹时,若夹已出发,但无任何鼠迹则应将该夹定为无效夹,在计算捕获率时予以排除,不计入总数。如夹上有鼠毛、鼠尾、鼠爪等不危及鼠类生命的部分,该夹计入布夹总数内,定为未捕到鼠;夹上若有鼠头或大片鼠皮则定为己捕到鼠,该夹亦计入布夹总数内;鼠夹捕到鼠后,户主或其他人将鼠取下重新支夹,再次捕到的鼠不计入捕到的鼠数之内;但一次捕鼠2只或3只,均应计入总数。 (二) 蚊密度监测 1.监测选点:在市区内按瑶海区(新安江路)、包河区(包河苑)、蜀山区(青阳北路)、三个方位各设立一个监测点,每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卧室4间(包括平房和楼房的第一层)。定人,定点、定时,用捕蚊管人工法捕蚊15分钟,监测成蚊密度。以只/人工小时为密度单位。 2.监测时间:从4月份开始监测,每月1次,至11月份结束,全年共8次。监测日期为每月的下旬,监测结果填入附表2。 3.监测方法:日落后一小时开始,三节电筒照明,每间房间捕捉15分钟,4间卧室为一人工小时。 4. 结果统计:分别将成蚊的属、种、性别及数量填入附表2,并记录当日主要气象参数。 (三) 蝇密度监测 1.监测选点:在市区内按东、西、南、北、中五年方位各设立一个监测点(具体同前),每点内选择农贸市场(最好有顶棚)一处、居民区、餐饮店和绿化带一块。描述周围小环境及附近100米内的固定孳生地和特殊行业情况。以后如有变动,须及时记载。 2.监测时间:从4月份开始,每月监测一次,至11月份结束,全年共监测8次。监测日期在每月上旬。 3.监测方法:农贸市场布放2个诱蝇笼,小饭店后院布放1个诱蝇笼;绿化带布放1个诱蝇笼,(每次每点共4个)。圆形诱蝇笼高40厘米,直径25厘米;圆锥形笼高35厘米,顶口直径2厘米。饵料可用糖醋混合物(50克加50毫升)或腐鱼250克,每次从早8时放至下午5时收,监测结果填入附表3。 4.结果统计:收笼后,将笼置于木箱或塑料袋内,用乙醚或氯仿杀死成蝇后分类、分性别统计登记并记录下当日主要气象参数。(分类时,下列18种蝇类应确认分出,其它种蝇可只记总数:1家蝇;2市蝇;3丝光绿蝇;4铜绿蝇;5亮绿蝇;6大头金蝇;7伏蝇;8新陆原伏蝇;9巨尾阿丽蝇;10红头丽蝇;11宽丽蝇;12棕尾别麻蝇;13黑尾黑麻蝇;14厩腐蝇;l5瘤胫厕蝇;16夏厕蝇;17元厕蝇;18粪种蝇。其中,家蝇、丝光绿蝇和大头金蝇必需正确鉴定) (四) 蟑螂密度监测 1.监测选点:在市区内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设立一个监测点(具体同前),每个点内选择居民2户、饮食店3户、医院和宾馆各1个监测。 2.监测时间:从4月份开始,每月监测1次,至11月份结束,全年共监测8次。监测日期为每月上旬,粘捕到的蟑螂应分种属、性别和成、若虫数登记在附表上,并计算密度指数、虫数/盒·夜。 3.监测方法:统一使用ZA型蟑螂粘捕盒进行调查,每盒用2克新鲜面包为诱饵。居民每户2盒,饮食店每户2盒,医院和宾馆每户5盒(每次每点20盒)。粘捕盒一律放在厨房内蟑螂经常出没处,晚放晨收。 4.结果统计:分种类将粘捕盒上粘捕到的所有蟑螂数填入附表4,粘捕盒如未损坏可反复使用,但粘胶纸必须每次更新。监测地区如已采取了杀灭措施,应加以记载。 四、组织实施 市疾控中心组织各县区开展监测,三县监测由县疾控中心负责实施,并指定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全年监测和资料上报。四区疾控中心固定专业人员参与本辖区内全年各项监测,同时配合做好辖区内与街道、居委会等相关部门协调。 五、监测器材 市区监测器材由市疾控中心消地科负责配备,三县监测用鼠夹和诱蝇笼由市疾控中心免费提供,其余器材可自行购买也可上报需用数量由市疾控中心统一代购。 六、统计分析指标 (一)监测病媒的种类、构成比、各项密度指标; (二)年度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