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考20142013高考生物(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生物工程及技术(含解析)
L单元 生物工程及技术
L1 传统发酵技术与发酵工程的应用
29.L1C4[2013·广东卷] 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 1 向发酵瓶中加入5 g酵母菌开始实验。发酵初期,通气阀①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____________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酒精。 3 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pH适宜,但酒精含量 + 比预期低,他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 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为“+++++” 。 4 请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答案] 1 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以便其增殖排出部分CO,保持装置内气压平衡 2 重铬酸钾 3 酵母菌数量
组别 加酵母菌种的量 三天后酒精含量 1 5 g + 2 7 g ++ 3 9 g +++ 4 11 g ++++ 5 13 g +++++[解析] 本题以酵母菌为材料,考查实验探究能力,主要涉及传统发酵技术,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探究实验中自变量设置及其原理,因变量检测方法及实验结果结论的分析。 1 装置中通气阀①②分别是充气口、排气口,充气口是在发酵初期时连接充气泵CO2,装置内气压升高,排气口 通气阀② 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保持装置内气压平衡,防止装置爆裂。 2 酒精的鉴定原理是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3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底物量、酶量、酶活性等,题干中信息对应关系为:淀粉酶解物充足——底物充足;菌种、温度和PH适宜——酶种类及活性适宜;操作正确——缺氧或无氧环境,因此推理出产物酒精含量低的原因最可5 g,酒精含量计为+,而酒精最高含量为+++++,推理出实验组中酒精含量共有5种 +、++、+++、++++、+++++ ,酵母菌用量以2g为梯度进行设置。 4 根据实验探究过程,其结果应该有两种情况,即如果随着酵母菌种数量增加,酒精发酵所需的酶增加,酒精含量也增加,则酵母菌数量是影响发酵的因素。若随着酵母菌种数量增加,酒精发酵所需的酶增加,酒精含量并没有增加,则此时酵母菌数量 酶量 不是影响酒精发酵的因素。L1[2013·江苏卷] 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 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的产生情况实验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 [解析] 本题考查果酒发酵的相关内容,属于应用能力。图中管口1为进气口,管口2为排气孔,管口3可以检查液体中的成分,因此探究酵母菌有氧条件下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所以A、D项正确;管口3可取样检测酒精产生情况,用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可检测CO的产生情况,B项错误;实验过程中C项正确。[2013·江苏卷]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内容,属于识记能力。酵母菌进行果酒发酵时所需的最适温度为18~25 ℃,温度不高,醋酸菌是嗜热菌,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A项错误B项错误;与自然发酵相比, 人工接种的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因为菌种更纯净,C项错误; 适当加大接种量可利用种内互助,让菌体快速形成优势菌群,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D项正确。[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 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 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__________中。 3 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4 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方案】高生物人教版选修一 创新演练阶段检测阶段质量检测(四).doc
- 【创新方案课堂高中化学 第一章 检测 发现 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5.doc
- 【创新设计】 三十五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教案.doc
- 【创新设计】2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三 专题五专题综合检测五.doc
- 【创新设计】214届高考历史三轮考前体系全通关 高考热点专练一 关注“三农” 改善民生.doc
- 【创新设计】214高考生物总复习 1-2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创新设计】214高考生物总复习 3-3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初三化学】与相关知识点的解析.docx
- 【初二物理】(-10章)总结.doc
- 【化学】201高考二轮复习考案:专题十七《综合计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