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儿科学重点详细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选题70道,每道一分;简答题4道,每道5分;病案2道,每道5分 简答题要有简单的证候分析,中医、西医的诊断都要写上,药方组成也要写,剂量最好也写好,到时自己斟酌。 中医儿科学是运用中医药学理论与临床,研究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 孕育与萌芽(远古-南北朝) 扁鹊——儿科学史上第一位小儿医 淳于意治疗小儿的医案是古代最早的病例医案 儿科理论萌芽于《内经》 最早的病源证候学专著——巢元芳《诸病源候论》,6卷255候,论述小儿保育和证候病源的 《颅囟经》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首创小儿“纯阳”之体理论 形成(隋朝—宋朝) 《小儿药证直诀》3卷学术贡献(可能简答题)北宋钱乙 “儿科之鼻祖” 1、概括生理病理特点 2、创立小儿五脏证治法则,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 3.重视诊法 4、鉴别麻疹,水痘和天花 5、急、慢惊风治疗 6、善于化裁古方 7、疳皆脾胃病 儿科领域出现寒温之争。 痘疹类疾病 钱乙、董汲主寒凉。南宋陈文中主温补,针对因阳气虚弱, 邪毒内陷所致逆证和坏病,大胆 用温补方药治疗并取得起死回生之效 宋代提出了小儿特有的指纹望诊法 南宋刘昉《幼幼新书》汇集了宋以前儿科学的成就,现存儿科医书中记载小儿指纹最早的书籍 发展期(金元明清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明代万全提出小儿肺脾肾不足,心肝有余的五脏特点 清代吴鞠通提出“稚阴稚阳”学说,完善了“纯阳”学说 预防医学方面,发明“人痘接种法”,比西方牛痘接种术早100年 清代陈复正《幼幼集成》论述了初生儿疾病的防治和诊法,对小儿指纹提出当以“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后世加“三关测轻重”。 小儿生理特点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纯阳”指小儿时期的阴阳是生理状态下的阳相对旺盛,阴相对不足。生理意义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意义: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一旦患病,病邪易从阳化热,而且热邪易化火动风,故临床小儿热证最多,且易在热证中出现壮热、惊惕、抽搐、神昏等症;另一方面小儿患病后脏腑修复力强,较成人更易康复。 “稚阴稚阳”指小儿时期体内无论在属阴的形、质方面,还是在属阳的各种生理活动方面都是不成熟、不完善。生理意义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病理意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即小儿抵御病邪侵袭的能力较成人差而容易生病;患病后病情的变化很快、很大,往往可形成一种寒热虚实错综复杂的病况,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小儿五脏特点 肝常有余(易动风),脾常不足,肾常虚(指小儿肾阴肾阳均未充盈,成熟,要与成人肾虚区别),心有余,肺脏尤娇 年龄分期 胎儿期——受孕到分娩共40周,新生儿期——自出生脐带结扎时起到出生后满28天 婴儿期——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幼儿期——1周岁到3周岁 学龄前期(幼童期)——3周岁到7周岁,学龄期(儿童期)——6周岁~7周岁至12周岁~13周岁,青春期——女孩从11周岁~12周岁至17周岁~18周岁;男孩从13周岁~14周岁至18周岁~28周岁。 诊法概要 四诊中首重望诊:望神色、望形态、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察指纹 五色主病: 白色主虚、寒证;——肺 红色主热证; ——心 黄色主脾虚证或湿浊; ——脾 青色主寒、痛证、瘀证、惊痫; ——肝 黑色主肾虚、寒证、痛证、瘀证、水饮——肾 望形态 ,即形体动态。发育正常,筋骨强健,肌丰肤润,毛发黑泽,姿态活泼者为健康表现,反之则为异常病态。 望动态:喜俯卧位为乳食内积; 翻滚不安,呼叫哭闹,两手捧腹多为盘肠气痛; 端坐喘促,痰鸣哮吼多为哮喘; 咳逆鼻煽,胁肋凹陷如坑,呼吸急促多为肺炎喘嗽。 重舌 —— 心脾火炽 弄舌 —— 心气不足或惊风之兆 舌体 连舌 —— 舌系带过长 吐舌 —— 心经有热 舔舌 —— 脾经伏热 察指纹 3岁以内(代替脉诊的一种辅助诊法)部位:虎口直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风、气、命三关。用手指轻轻从小儿食指的命关推 向风关,使指纹容易显露 鲜红风寒;淡红不露虚寒暗紫邪热郁滞;紫黑热邪深重,闭郁血络—气血不足 滞为实(涩滞)—淡青体虚有风;淡紫体虚有热指纹滞常因痰湿、食滞、邪热郁结所致—病邪初入,证轻浅 气关—病深入加重—病邪方盛 命关—疾病危重 切诊 三岁以上小儿“一指定三关”,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基本病理脉象 外治法 针灸刺四缝,推拿捏脊疗法 小儿感冒特点:热证多(纯阳之体)、易挟痰(肺脏尤娇,肺失宣肃)、易挟滞(脾常不足)、易挟惊(心肝有余) 治疗原则:疏风解表。感受风寒,辛温解表;感受风热,辛凉解表;感受暑邪,清暑解表 风寒感冒:恶寒,无汗,鼻流清涕,咽不红,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感冒: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