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自我知觉幻灯片.pptVIP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self-perception)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以自我为认识的对象。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的情感、情绪和内在特质等心理状态的认识。 美国管理学家本尼斯 .唐森德共同设计:“领导者行政能力21天训练计划”。 ?? 其中21天训练计划中的第一天作业是必须回答四个问题: 1、你是谁????????????????? 2、你在这儿做什么? 3、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4、你有什么样的目标? 巴黎大学有一年的博士入学考题就是 ——我是谁? 自我知觉的内容 1、对自我外部特征的知觉:容貌肤色体形。 2、对自我个体特点的知觉:喜怒哀乐、意志力、价值观、气质、性格、能力等。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把自我认知分为三个要素: 物质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自我知觉的途径? 心灵探索之一:XXX的五样 可以是实在的物体;也可以是人和动物。可以是精神的追求;也可以是爱好和习惯。可以是抽象的事物;也可以是具体的物品。总之,你尽可以天马行空地想像,只要把你内心最珍贵的五样东西写出来 好好记住这个顺序吧,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无所适从的时候,不妨用头脑中的打印机,把这张纸无形地打印出来。也许,奇迹就会发生,你的答案也就顺滑地诞生出来了。 排出了这种顺序,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它让我们明白:在心灵深处,对我来说,什么是做重要的,关键时刻,该把什么放在第一位,该把谁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什么而拼搏,该选择什么,该放弃什么。 遇到难以做出的决定,请想想你的五样。 有多少不一致的项目? 你的痛苦、烦恼有多少与之有关? 如何让自己更快乐? 第一节 自我知觉和自我归因理论 一、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D.J.贝姆 于1972 年提出了自我知觉理论: 1、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获得自己的态度,情感和情绪。 2、最初的态度问题。 3、自我归因过程的限定 1、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获得自己的态度,情感和情绪 个体了解自己的态度 、情感和内在状态,部分是通过自己外显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 即,我们对自己内部状态的了解,也像他人了解我们一样,都是通过我们的外显行为。 诱导服从: 在没有外界环境压力时,我们通常认为我们的行为是表达真实态度的。当存在着明显的外部压力时,我们会认为我们的行为是由于外部原因的。 由于高奖赏而从事某种活动,导致把行为原因归之于外部,由于低奖赏而从事某种活动,导致把行为原因归之于内部。这就是说,对于从事某种活动给予过分的肯定,将破坏对这个活动的内在兴趣。 自我归因过程限定:  (1)自愿选择。自愿选择是模型中的重要变量。贝姆认为,要通过行为推断态度,必须要看这个人的行为是在外在控制下发生的(外在诱导下发生的),还是自动地(自己选择决定的)发生的。只有行为是自动发生的,一个人才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为推论态度。  (2)当内在线索是模糊或者是微弱的时候,才可以利用外在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  (3)当缺乏有关个人态度的外在反馈源的时候,一个人就会利用外在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 二、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 三条线索 (1)实体的特异性 (2)一致性反应 (3)一贯性 例: 我为什么被王老师批评? 三、沙赫特情绪理论 情绪比较:在判断我们情绪是否恰当时,人们常进行社会比较。 情绪(害怕、害怕的程度)是否恰当?——人际交往(相似背景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比较 情绪归因 沙赫特等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 (1)生理上的激起 (2)认知标签。 沙赫特理论模型:E=A*C 实验: 实训:自画像 第二节 自我知觉中的偏见 一、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 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 (1)是行动者与观察者得到了不同的信息,自然由此而得出不同的结果。行动者容易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情有可原。而观察者就事论事。 (2)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泰勒和菲斯克。行动者利用环境提供的线索来作为归因的基础,观察者更会利用行动者的行为作为归因的基础:显著性归因偏见。 启发? 老师上课迟到? 学生学习不好?教师归因(观察者归因)——学生努力不够;学生归因(行动者自我归因)——老师教的不好。 观察者:要考察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表现,综合进行评价,不能就事论事; 对待我们自己:则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要注意本人的内在特征在归因中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看待一代人的行为表现和作出推论。 ? 二、自我服务偏见: (1)你觉得在场的人有多少比你更有魅力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