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富裕国度中的奋斗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瑞士富裕国度中的奋斗故事

  美零留学网可能因为是职业关系,与人聊天成了一种本能。两度到瑞士,除了采访,记录见闻,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与人聊天。其实话题很重复,聊中国文化到了国外被如何演化,而瑞士又有哪些风土人情?离开故土的中国人,在异国生活如何,目前的状态如何,以后又如何打算?采访之后,把这些印象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图画:瑞士是个美丽而富饶的国家,为了学位,为了爱情,为了不同的目的,许多中国人来到这里,对他们来说,和每天忙碌的你我一样,奋斗始终是生活的主题。   ■移民十年还是想家   我们的第一站是瑞士小城卢塞恩,导游是一位陈小姐,台湾人,个子小小的,总是用很温柔的眼光看人,看起来非常年轻,当她告诉我们,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没有人相信。陈小姐早年在英国读书,认识了现在的先生,嫁为人妻,移民到了瑞士。   陈小姐能讲流利的普通话,英语、德语。她告诉我:“这是我最后一次为人导游,从明天起,我就要辞掉这份工作,到一家美国公司去上班。”因为“有更大的发展”,所以陈小姐选择了新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新工作只需要上半天班,她可以下午在家为先生和孩子做饭。   瑞士不是个移民国家,在街头偶尔能看到通过嫁人移民到瑞士的亚裔,尽管这里很富裕,但我相信,不是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生活,一般的幸福女人手中通常会握着一块魔法石,那就是爱情。   陈小姐在瑞士的生活已经非常富裕,丈夫很爱她,她说出门多年,非常想家。临别时,陈小姐把我送给她的纪念章别在了领子上,说现在特别想做两件事:一是回台湾看看妈妈,二是与丈夫孩子一起到北京旅游。   ■雪山脚下邂逅体操冠军   从卢塞恩出发,驱车两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铁力士雪山。在山脚,我们意外地遇到了奥运体操冠军李东华,一见我们,李东华也兴奋地挥手,我们立刻围了上去。   很多瑞士人是通过李东华认识中国和中国人的。1996年,李东华代表瑞士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并获得了体操鞍马冠军。这让45年来首次获得世界体操冠军的瑞士人万分欣喜,把李东华尊称为“英雄”。其实,英雄的背后有血也有泪,李东华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最能体会。   李东华是四川人,十六岁选入中国国家体操队。在1984年一次训练中,严重撞伤,被摘除了脾脏和肾脏;1986年,李东华双脚跟腱在比赛中又同时断裂;1988年的一次训练中,厄运再次降临在李东华的身上,他从双杠上失手,头触地,锁骨和脊椎严重挫伤。无论遭受多大的苦难,倔强的李东华始终坚持训练,参加比赛。   “因为与瑞士姑娘结婚我来到这里。”李东华说,“瑞士虽然美丽富裕,但并非一切都如天堂,刚到这里,我几乎一无所有,除了我的太太。”   按照瑞士政府的规定,李东华必须要等待5年之后才能入籍瑞士参加国际比赛,为了维持生活,他上午搬运大型汽车轮胎、洗汽车、挖马路、当油漆匠,下午和晚上坚持体操训练和学习。在自己当教练的艰苦条件下,熬过了整整五年非常孤独的训练。   终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李东华以29岁的“体操高龄”圆了奥运冠军梦。李东华所创造的奇迹在奥运会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在获得奥运会体操冠军后,李东华的太太还为他生了一个女儿。说起妻子和孩子的时候,李东华非常动情,他说在最困难的时候,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还想练体操,妻子一直默默地支持他,整整5年,让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   艰苦的付出为李东华赢得了荣誉和尊敬,目前他定居在卢塞恩,担任着铁力士索道总公司等多家公司的形象代表。在雪山上,很多工作人员看见李东华,都非常客气地跟他打招呼,游客中也有人认出了他,拉着他签名。   李东华非常热情,义务为我们做起了向导,每到一处,便用四川普通话向我们讲解,屡次带我们踏入雪山上的危险地带,被管理人员“警告”,中午陪我们吃完饭后,他便匆匆下山,搭下午的飞机赶往香港。   ■瑞士的博士都让中国人读了   在日内瓦,我应邀参加中国留学生的一次聚会。   20多个人忙活一天,购物、做饭、炒中国菜。聚会的人中不乏去打牙祭者,经常一个新鲜的菜刚出炉,便一抢而空。   聚会的主题是欢送一位叫做“老赵”的中国留学生学成回国,大家告诉我,如果有人回去,一般都要举行这样的聚会,为联络感情,为报效祖国的留学生送行。老赵30多岁,学医的,北京人,单位把他送到日内瓦进修一年。老赵的家和孩子都在北京,所以学习一结束,早早地定好了机票,就等着回家了。   聚会上的中国留学生大多是成年学生,30岁左右,基本上都是在日内瓦读博士或硕士的。还有几对是夫妇俩一起到瑞士留学,并带着孩子。他们告诉我,瑞士人似乎不是很热衷于念博士,尤其是比较辛苦的专业,像理工类的一些专业,比如机械、化学、电子工程等,大多是亚洲人在念。这些专业中的中国学生比较多,也较容易申请到奖学金,同时,瑞士人做事很认真,要把书念完拿到最后的学位,也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博士毕业之后,还是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但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