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画册100511
谨以此画册献给60年来为本所建设和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的人们!
前言
岁月如流,从她的前身,1950年11月1日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算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以下简称寄生虫病所)已经走过了60年的历程。 其间,1956年曾定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海南岛疟疾研究站合并,1957年迁址上海;1983年、1986年先后划归中国预防医学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领导;至2001年12月,又整建制更名组建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建所60年来,肩负着与危害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寄生虫病斗争的历史使命,本着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精神,全所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艰苦奋斗、执着开拓,在承担的科学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专业培训、国际合作、学术交流等任务中业绩卓著、硕果累累、人才辈出,为控制和消除寄生虫病以及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与此同时,机构规模、人员结构、硬件装备等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寄生虫病所十分重视科技协作,长期以来,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紧密合作,与世界同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与沟通,1980年3月被确认为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合作中心,至今已连续6次被再确认。同时,寄生虫病所与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所有重大成果的取得都是这类合作的结晶。 寄生虫病大多流行于生活条件较艰苦的农村和自然条件较恶劣的地区,长期以来,科技人员忠于人民的卫生事业,不畏艰险,为控制和消除寄生虫病默默地做出奉献。他们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还冒着自身感染的风险,对寄生虫病防治表现出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
60年,整整一个甲子,它见证了寄生虫病所成长和发展留下的每一个足迹。今天,可以自豪地说,60年中我们创造辉煌。但是,我们将更加清醒地面对新的挑战。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等“五大寄生虫病”的防治正处于成果有待巩固的关键阶段;包虫病等一些其他危害严重寄生虫病的防治有待于深入开展;由于流行因素的改变,食源性寄生虫病等新发寄生虫病正在成为新的公共卫生问题。所有防治中面临的挑战都预示着寄生虫病防治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更高的智慧和更多的艰辛付出。我们每一位寄生虫病所人将不辱使命,继续发扬“奉献、严谨、创新”的优良传统,踏上新的征程。
目录 领导关怀 沿革发展 专家荟萃 丰硕成果 疾病控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多彩生活
沿革发展
1950年建于南京,前身为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
1956年定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
1957年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海南岛疟疾研究站合并,迁址上海。
1983年更名为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寄生虫病研究所。
1986年更名为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
2001年更名组建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本所是全国寄生虫病预防控制业务指导中心,主要职责是配合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组织开展寄生虫病疫情监测、防治技术指导、专业培训和交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以及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等;同时,为全国寄生虫病防治策略、规划、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及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全所现有职工176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1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39名。曾获世界卫生组织 WHO 、国际合作项目及其他渠道资助出国留学、进修、培训的56名回国人员,正在发挥学术带头人、科技骨干的作用。 现设血吸虫病室,疟疾室,丝虫病、黑热病、包虫病室,土源性、食源性寄生虫病室,媒介室,药物室,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重点实验室,新技术室,健康教育与咨询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等10个业务科室。
本所以疾控为中心,科研为依托、人才为根本,目前承担国家、部级重点和国际合作项目保持在30余项。
专家荟萃
建所至今,共有研究员74名;中科院学部委员1名;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 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7名;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53名。
丰硕成果
承担国家科技攻关、“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传染病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科研专项;上海市重点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开展寄生虫病流行病学、防治策略、控制措施以及防治技术等研究,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寄生虫病防治进程中取得显著效益。
疾病控制
本所作为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卫生部寄生虫病标准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依靠全国寄生虫病专家队伍和兄弟单位,在全国寄生虫病预防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术交流 作为中华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分会和上海市寄生虫学会的挂靠单位,积极开展医学寄生虫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专业刊物、举办专业培训班等。
专业培训
建所以来,培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业培训学校安全管理制度(3).docx VIP
- 武汉理工大学教室使用申请表.doc VIP
- 2024人教精通版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设计.doc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中职物理 第1章 运动和力 课件.pptx VIP
- 2024年08月广东河源市东源县卫生健康局招聘大学生乡村医生人员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doc
- 铺子山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施工方案(定).pdf VIP
- 大学教室调度管理规定.docx VIP
- SHT 3503 -2017交工资料填写样表.pdf VIP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附解析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