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诗经两首 课件 (人教版必修2).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 二首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背景介绍 《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得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的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3、相关资料《诗经》的语言特点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 《诗经》的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 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比” 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 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卫风 氓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叙事线索。 2 .诵读课文,体会感情。初步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 3.分析把握诗歌中妇女的形象。 二、自主学习: 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主谓之间) (非,不是) (就) (拖延) (愿,请) (介词 把) 乘彼垝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毁坏、倒塌/墙) (连:来) (借代:住在复关的人) (一边……一边) (灾祸) (介:用) (介:把) (财产)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润泽的样子) (叹息/于通吁) (沉溺) (通脱/解脱,脱身)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 (落) (往) (约数,指不确定的多数) (水势很大的样子) (溅湿,浸湿) (差错) (没有定准)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 (没有,无) (早起晚睡) (顺心,满足) (自身) (伤心)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共同,一起) (通畔) (诚恳的样子) (这,代誓言) (第二人称,你) (止,了结) 重点、难点具体分析 1、第一部分(1~2章节):回忆追述恋爱生活。(恋爱) 诵读1~2章节,品味语言后概括两人的性情。 简析:男:急躁、任性; 女:温柔体贴、纯真热情。 2、第二部分(3~5章节):追述婚后生活。(婚变) 简析:比兴手法。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以桑起兴,引发下文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同时,这几句诗又以桑设喻,

文档评论(0)

huang37168h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