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微生物的控制与菌种的保藏2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微生物的控制与菌种保藏 9.1.4 影响灭菌与消毒的因素 1、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热的抵抗力和对消毒剂的敏感性差异 2、灭菌与消毒时处理剂量的影响 3、灭菌物品的含菌量 4、灭菌时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5、穿透条件的影响 6、酸碱度及氧的影响 9.2 菌种的退化和复壮 9.2.1 菌种的退化与复壮 9.2.2 菌种保藏的目的 9.3.3 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9.2.1 菌种的退化与复壮 在微生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选育一株理想的菌株是一件艰苦的工作,而欲使菌种始终保持优良性状的遗传稳定性,便于长期使用,还需要做很多日常的工作。实际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要使菌种永远不变是不可能的,菌种退化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只有掌握了菌种退化的某些规律,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少菌种的退化或使已退化的菌种得以复壮。 (一)菌种衰退的现象 (二)菌种衰退的原因 (三)菌种衰退的防止 2 菌种的复壮 菌种复壮的主要方法 纯种分离法 9.2.2 菌种保藏的目的 9.2.3 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首先应该挑选典型菌种的优良纯种来进行保藏,最好保藏它们的休眠体,如分生孢子、芽孢等。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 各种微生物由于遗传特性不同,因此适合采用的保藏方法也不一样。一种良好的有效保藏方法,首先应能保持原菌种的优良性状长期不变,同时还须考虑方法的通用性、操作的简便性和设备的普及性。 斜面低温保藏法 石蜡油封藏法 砂土管保藏法 麸皮保藏法 甘油悬液保藏法 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宿主保藏法 (一)斜面低温保藏法--常用保藏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种生长完全 后,置于4℃左右的冰箱中保藏,每隔一定时间(保藏 期)再转接至新的斜面培养基上,生长后继续保藏, 如此连续不断。 (二)石蜡油封藏法 此法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过菌并已蒸发掉水分的液体 石蜡倒入培养成熟的菌种斜面(或半固体穿刺培养物) 上,石蜡油层高出斜面顶端1cm,使培养物与空气隔绝, 加胶塞并用固体石蜡封口后,垂直放在室温或4℃冰箱内 保藏。 (三)砂土管保藏法 一种常用的长期保藏菌种的方法,适用于产孢子的 微生物及形成芽孢的细菌,对于一些对干燥敏感的 细菌及酵母则不适用。 (四)麸皮保藏法 又称曲法保藏。即以麸皮作载体,吸附接入的孢子,然 后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保存。其制作方法是,将麸皮与水 以一定的比例拌匀,装量为试管体积2/5,湿热灭菌后经 冷却,接入新鲜培养的菌种,适温培养至孢子长成。将 试管置于盛有氯化钙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于室温下干 燥数日后移入低温下保藏;干燥后也可将试管用火焰熔 封,再保藏,则效果更好。 (五)甘油悬液保藏法 此法是将菌种悬浮在甘油蒸馏水中,置于低温下保藏,本法较简便,但需置备低温冰箱。保藏温度若采用-20℃,保藏期约为0.5~1年,而采用-70℃,保藏期可达10年。 (六)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 又称冷冻干燥保藏法,简称冻干法。它通常是用保护剂制备拟保藏菌种的细胞悬液或孢子悬液于安瓿管中,再在低温下快速将含菌样冻结,并减压抽真空,使水升华将样品脱水干燥,形成完全干燥的固体菌块。并在真空条件下立即熔封,造成无氧真空环境,最后置于低温下,使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而得以长期保藏。 (七)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简称液氮保藏法或液氮法。它是以甘油、二甲基亚砜等作为保护剂,在液氮超低温(-196℃)下保藏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菌种细胞从常温过渡到低温,并在降到低温之前,使细胞内的自由水通过细胞膜外渗出来,以免膜内因自由水凝结成冰晶而使细胞损伤。 (八)宿主保藏法 此法适用于专性活细胞寄生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等)。 在上述的菌种保藏方法中,以斜面低温保 藏法、石蜡油封藏法、宿主保藏法最为简 便;砂土管保藏法、麸皮保藏法和甘油悬 液保藏法次之;以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和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最为复杂,但其保藏效 果最好。应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美国采用冷冻干燥保藏法和 液氮保藏法来保藏所有菌种。 * * 性状稳定的菌种是微生物工作最重要的基本要求,否则生产或科研都无法正常进行。 影响微生物菌种稳定性的因素: a)变异;b)污染;c)死亡 1.菌种退化:菌种进过长期人工培养或保藏,在其自发突变的影响下,产生某些优良特性变弱或消失的现象。量变到质变。 纯菌种 自发突变 突变个体 传代增殖 原始个体 不纯菌种 衰退菌种 菌落和细胞形态改变 生长速度缓慢,产孢子越来越少 代谢产物生产能力下降,即出现负突变 致病菌对宿主侵染能力下降 对外界不良条件的抵抗能力下降等 基因突变--主要原因 1、有关基因发生负突变导致菌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